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笔削微旨

春秋笔削微旨

二十六卷。清刘绍邠(详见《周易详说》)撰。此书专采《公羊》、《穀梁》二传附会之说与孙复、胡安国诸家臆断之论汇为一编,更以己意穿凿。作者抨击《左传》不遗余力。他认为《春秋》经记人以或书名或书字或仅书“人”、系事以或明书月日或有月无日等等区别表示褒贬,而《左传》止于纪事而已,于经义毫无发明,故不足据《左传》以解经。这种看法其实不值一驳。如作者认为《春秋》书“人”为贬,但单凭一“人”字岂能推求出其所以贬之故?如无《左传》,何由知之?有事实然后有是非,有是非然后有褒贬,而事实正由《左传》而明。《西京清麓丛书外编》本。

猜你喜欢

  • 襄垣县续志

    二卷。清李汝霖纂修。李汝霖字雨人,河北永年县人,咸丰十年(1860)进士,以主事用,签分户部山东司行走,同治九年(1870)改就外任,加同知衔,十三年(1874)选授襄垣知县。光绪初年李汝霖莅任,开始

  • 香叶草堂诗存

    一卷。清罗聘(1733-1799)撰。罗聘,字遁夫,号两峰,又号花之寺僧,安徽歙县入。长期寓居江都(今江苏扬州),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自题其居室为“宋草诗林”。罗聘为金农弟子,工诗、画,好

  • 脉学归源

    五卷。清姚克谐(生卒年不详)撰。姚克谐字海,四川人。中年游宦西江,体弱多疾,得友人授以方书《脉诀》,于是开始研究切脉,后将研究心得撰为此书。书中汇集前人论脉之说,经络脏腑,悉依古法。论说脉象,罗列后人

  • 云缅山川志

    一卷。清李荣陛撰。李荣陛,乾隆时官云南知县,好治舆地之学。著有《禹贡山川考》等。《云缅山川志》间影楼丛书本,共一卷。兹篇所载,多为李氏亲历,非空谈考据者可比。其正旧志乘之误处甚多。显著者有三。其一,谓

  • 龙图公案

    十卷。不题撰人,成书于明代。公案小说,讲述北宋清官包拯的断案故事。包拯曾任龙图阁直学士,人称包龙图,故此书题《龙图公案》,又俗称《包公案》。考书中故事,除卷五《割牛舌》一则见于《宋史》、可证为包拯断案

  • 穆天子传

    六卷。晋郭璞注。又名《周王游行记》,作者不详。据《晋书》记载,晋武帝太康二年(281)汲县人盗发魏襄王墓,得竹简小篆古书(《汲冢书》)十余万言,本书是其中之一,六卷,八千五百一十四字,诏令荀勖、和峤等

  • 南宋书

    六十卷。明钱士升撰。钱士升事迹详见《周易揆》。是书是因《宋史》繁冗,故为删削,所刊削者为一些奏疏,以及所历任官职,其它史事无甚增删。但在删削中,有其不妥之处。如《宋史》有奸臣、叛臣传,意在告诫后人,但

  • 天镇县志

    ①八卷。清胡元郎纂修。胡元郎字丘溪,安徽桐城县人,雍正六年(1728)拔贡,十年(1732)任天镇知县。按天镇旧志,为雍正七年(1729)邑令陈际云创修,书成未梓,仅有抄本二帙。乾隆四年(1739),

  • 修辞指南

    ① 见《书叙指南》。② 二十卷。明浦南金(生卒年不详)编。浦南金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嘉靖壬午举人。官国子监助教。本书将《尔雅》、《左腴》、《汉隽》、《书叙指南》四书,汇集为一编。分二十部,四十类。没

  • 春秋复始

    三十八卷。崔适(1852-1924)撰。崔适字怀瑾,一字解甫,浙江吴兴(今湖州市)人。清末民初经学家。初学于俞樾,治校勘训诂之学。后受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影响,专讲今文经学,为近代今文经学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