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昭德新编

昭德新编

三卷。北宋晁迥(951-1034)撰。晁迥字明远,澶州清丰(今属河南)人,自其父始徙居彭门(今四川彭县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进士,累迁太常丞。真宗即位,擢右正言、直史馆、知制诰,后为翰林学士、知审官院、翰林学士承旨、工部尚书、礼部尚书等,以太子太保致仕,卒谥文元。晁迥通释老与儒学经传,著有《法藏碎金录》等。宋初承唐余俗,士大夫多究心于内典。晁迥晚年亦用心于内典,遍读经史百家及释老等典籍,对那些有关治道、勉人为善及风俗习惯等论述及遗文轶事等,掇拾成编。因其居于昭德坊,故称《昭德新编》。其书以勉人为善为宗旨,间杂佛老之言。自序谓东鲁之书文而雅,西域之书质而备,故此五说(指下卷指迷五说)酌中而作,颇具特色,足资参证。书成之后,未能马上刻版,故晁迥未见其书面世就离开了人世。后迥五世孙溯搜罗家集,得此书于李焘之家,南宋宁宗庆元(1195-1200)年间始刻版发行。明嘉靖间又有重刊本。清修《四库全书》采进本首题裔孙伏武重录,迥自序及李遵勖后序皆与晁溯所记相符,当为旧本。书后附有晁迥及明晁瑮、晁东吴三人之诗数十首,四库馆臣以为“其后人采辑家集而未成者,文不相属,实为骈拇枝指”,全部删除。今传还有《晁氏三先生集》三卷本及宛委山堂《说郛》、商务印书馆《说郛》一卷本。

猜你喜欢

  • 四书就正录

    十九卷。清陈鋐撰。陈鋐字宏猷,嘉定(今江苏嘉定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杂采各种四书讲章,尤其沿袭陆陇其、汪份两家《重订四书大全》,间以己意而成书。

  • 孝经集义

    二卷。清曾世仪撰。曾世仪字鸿陔,湖北黄冈人。道光进士,官至知府。是书用古文本,集经、子成句注于经文之下。题曰集义,实为集语。所集自《易》、《尚书》、《诗》、“三礼”、《左传》、《穀梁传》、《大学》、《

  • 道州新志

    十五卷,清张大成修,魏希范等纂。张大成,三赣人,曾任道州知州。魏希范,道州人。按道州志,创修于明嘉靖年间。万历知州梁祖尧再修。清康熙三年(1664)张大成任知州后,奉檄修志。而故籍散失零落,已不可考。

  • 诗细

    十卷,续一卷。清赵佑(1727-1800)撰。是书盖因《后汉书·赵晔传》曰:赵晔著《吴越春秋》、《诗细》、《历神渊》。蔡邕至会稽,读《诗细》而叹息,以为长于《论衡》,窃取其意以名焉。篇中立说不主一家,

  • 种竹斋闺秀联珠集

    四卷。清王琼编。王琼生卒年不详,字碧云,晚年号爱兰老人,江苏丹徒人(今镇江),王豫之妹,清代文学家。著有《爱兰轩集》、《爱兰诗话》、《爱兰书屋正续集》五卷、《曲江亭唱和集》一卷、《同音集》二卷。王琼与

  • 香南雪北词

    一卷。清吴藻(1799——1862)撰。吴藻字苹香,号玉岑子,女词人,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吴藻家富,但其独好史书,时人谓之“夙世书仙”。道光六年(1826)因事而至关中,遂拜诗人陈文述为师,为其门

  • 蜀石经毛诗考正

    一卷。清严杰撰。杰字厚民,号鸥盟,浙江余杭人。生卒年不详。潜研经术,得汉唐经师家法,尝佐阮元编《经籍纂诂》、《皇清经解》。所著《小尔雅疏证》及本书行于世。该书前有嘉庆十一年(1806)臧庸题辞。其书据

  • 检韵

    一卷。清朱骏声撰。参见《说文通训定声》。是编系为检索收入《说文通训定声》各字的韵目而作。《说文通训定声》一书以声为经,以义为纬,析《说文》九千余字为一千声,归为丰、升、临、谦、颐、孚、小、需、豫、随、

  • 古今游记丛钞

    十六种,十七卷。原题莫釐涵青氏编辑。涵青氏姓名里居生平均不详。该书有王鼎序,称莫釐涵青主人搜罗古今名人纪行之作,辑成是编;凡南达交广,北逾蓟辽,东至沿海,西极滇蜀,西北抵蒙疆,凡山川形势、道里名胜,无

  • 老泉文钞

    不分卷。明郭祥鹏编。郭祥鹏,江西泰和人。生卒年不详。本书系从苏洵集中摘取权书十篇、衡论十篇、笺策二篇,汇而成帙。有四库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