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梧州府志

梧州府志

二十四卷首一卷,清吴九龄修,史鸣皋纂修。吴九龄,江苏沐阳县人,贡生,乾隆二十八年(1763)知府,后升任广东粮驿道。史鸣皋,江苏如皋县人,进士,乾隆三十年(1765)任梧州府同知,三十二年(1767)调署柳州府。旧志修于明崇祯四年(1631)郡守谢君惠,复修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郡守陈天植。乾隆三十二年(1767)知府吴九龄设局纂修郡志,续前志之后八十余年史事,修举废坠,文献足征。历二年后稿成,遵例录陈学宪查核,并请各宪台鉴定后付梓。时乾隆三十五年(1770)。《梧州府志》乾隆三十五年刻本,全志二十四卷首一卷。卷首七序、凡列二十二则、修志衔名、舆图十三幅并附图说,分为:卷一至卷四舆地志,卷五至卷七建置志,卷八至卷九田赋志,卷十至卷十一军政志,卷十二至卷十三职官志,卷十四至卷十五名宦志,卷十六至卷十七选举志,卷十八至卷十九人物志,卷二十至卷二十三艺文志,卷二十四记事志,共十门。梧州世称三江锁钥,艺文志载高辑的《三江源流考》,至为精审,为考水道之名篇。梧州地处广西边土,自古以来,提封壤错,代有纷更。前志沿革无表,疆域未能明晰,此志新增沿革一表,考核不厌其详。梧州水运便利,历为广西特产特资进出的口岸。该志详考厂税之源流,增设“仓库”细目,内容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广西的经济状况。艺文志取材严谨,有裨于政教风俗,足资图经考证者,方为采录。纪事志记载了明、清以来当地瑶、壮等少数民族的反抗斗争,及李定国等农民起义军在梧州地区活动的史实,颇具地方特色。有同治十二年(1873)凤台书院重刻本,1976年台湾成文出版社据同治重刻本影印本。

猜你喜欢

  • 河防记

    一卷。元欧阳玄撰。欧阳玄,字原功,浏阳(今湖南省浏阳县)人。初为国子博士,升国子监丞。致和元年迁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诏修辽、金、宋三史。元顺帝至正二年归德府睢阳县黄河为灾,三年河决白茅口,四年河

  • 吴兴艺文补

    四十八卷。明董斯张、闵元衢、韩千秋同编。韩昌箕为校录刊刻。董斯张字遐周,乌程(浙江吴兴)人。生卒年不详。董嗣成之弟。履迹待考。著有《吴兴备志》。闵元衢字康侯,号欧余生,乌程(浙江吴兴)人。生卒年不详。

  • 周官书名考

    一卷。清末沈家本(约1840-1913)撰。家本字子惇,号寄簃,光绪九年(1883)进士,官至资政院副总裁,此书原题为《周官书名考古偶纂》。书前有自记,称“偶阅郎兆玉《周官古文奇字》一篇,颇多舛错,因

  • 丹岩集

    十卷。明黄云(约1497前后在世)撰。黄云字应龙,别号丹岩,昆山(今属江苏)人(生卒年均不详)。家贫好学,弘治中以岁贡授瑞州训导。著有《丹岩集》。本集共十卷。诗四卷、文六卷。为其门人巡按御史高安、朱宝

  • 读史评论

    六卷,清费宏灏撰。费宏灏,号愚轩,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人。《读史评论》一书共分两部分,前四卷为史评,主要是分条论述,体例如札记,后二卷为史论,主要是因人因事而论,各自成篇,在此书前面有作者在雍正六年

  • 南诏事略

    一卷。顾应祥撰。顾应祥(1483-1565),明浙江长兴人,字恒贤,号箬溪。弘治进士,授饶州府推官。历官山东右布政使、右副都御史、南兵部侍郎、刑部尚书。好读书,博学多闻,九流百家识其首尾,尤精历法、算

  • 诸史提要

    十五卷。宋钱端礼编撰。端礼字处和,南宋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少以恩荫入仕,官至参知政事、观文殿学士等,生平业绩详见《宋史·钱端礼传》。所撰《诸史提要》,乃采摘各史书之精华汇集而成,包括《史记》一卷、《

  • 新史奇观

    见《新世弘勋》。

  • 礼书

    一百五十卷。宋陈祥道(1053-1093)撰。祥道字用之,福建福州人。治平进士,除馆阁校勘,后官太常博士,赐绯衣,止于宣义郎。著有《论语全解》等。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此书成于元祐年间,并表上于朝

  • 百鸡术衍

    二卷。清时曰醇(1807-1880)撰。时曰醇,字清甫,嘉定(今上海嘉定县)人。其父时铭(1768-1827)曾著有《笔算筹算图》一卷。时曰醇少时入监,专治九数;1861年春,时与丁取忠(1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