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梵纲菩萨戒经义疏

梵纲菩萨戒经义疏

二卷。隋代释智撰。智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文疏》辞条。《梵纲菩萨戒经义疏》是注解姚秦鸠摩罗什所译《梵纲经》下卷的经解。该经义疏不完全依从天台五重玄义疏经定势,而采三重玄义。即释名、出体、料简。在释名中又分有,明菩萨,辨戒义,明阶位,广说四教阶位不同几个层次。出体中分有,明无作戒体,明止行二善内容。料简中,分有,信心、三障、法缘三项内容。该义疏的优点是,对法缘源流及受法同异释解甚详。所牒经文足以校正后代之讹误。可谓“以戒法论,贤首为正”。该义疏具有一定资料价值。现常见版本是续藏经本。

猜你喜欢

  • 协纪辨方书

    三十六卷。清乾隆四年(1739)和硕庄亲王允禄(详见《谕行旗务奏议》)等奉敕撰。全书分为本原二卷、义例六卷、立成宜一卷、忌用事一卷、公规二卷、年表六卷、月表十二卷、日表一卷、利用二卷、附录一卷、辨伪一

  • 方简肃公奏疏

    一卷。明方良永著,良永,字寿卿,号松崖,莆田人(今福建莆田县东)。弘治三年进士,授刑部湖广司主事,历官南京刑部尚书,谥简肃。正德初太监刘瑾窃国柄,良永刚直,不为屈膝。官渐江左布政使时,内臣钱宁勒索三万

  • 金陵通传

    四十五卷,补遗四卷。清末陈作霖(生卒年不详)撰。作霖字雨生,号伯雨,江宁(今南京市)人,光绪元年(1875年)举人。该书为作者竭三十年之力而成。记金陵自成周以下至当世人与事、以年代为序,人以类分。仿李

  • 陆词切韵

    ①一卷。隋陆词撰,清顾震福辑。日本狩谷望《倭名钞笺》谓陆词即法言,甚是。“词”与“法言”,名、字相应。隋唐间人多以字行,故字行而名隐耳。新旧《唐志》并著录陆慈《切韵》五卷,“慈”盖“词”之误字。自《广

  • 事物初略

    三十四卷。明吕毖(生卒年不详)撰。吕毖,字贞九,吴县(今江苏省吴县)人。其生平事迹不详。此书成于崇祯十七年(1644),为三十四卷,卷帙浩繁。杂记事物俚俗语言之所自始。但多剽取《事物纪原》诸书。且语多

  • 新刻扬州近事雨花香

    见《雨花香》。

  • 弢园文录外编

    十二卷。清王韬(1828-?)撰,王韬字子潜、仲弢,号紫铨,又号弢园,天南遁叟、淞北、其初名利宾,又名瀚。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此文录略仿杜牧《罪言》、苏洵《权书》意旨,以拯救时弊为大体。所谓“外编

  • 读易私言

    一卷。元许衡(1209-1281)撰。许衡字平仲,号鲁斋,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幼家贫嗜学,从姚枢得伊洛程氏及新安朱氏之书。宋宝祐二年(1254年),元世祖召为京兆提学。中统元年(1260年),世祖即

  • 畹兰斋文集

    四卷。清李桢(生卒年不详,)撰。李桢,清末叶人。其人甫三十而绝仕进之意,以岁贡生老。善古近体诗,然不多作,尤工时文。除本书外,著有《说文逸字辩证》。《畹兰斋文集》多属作者光绪年间的著述,收论说、考证、

  • 经子难字

    二卷。明杨慎(1488-1599)撰。杨慎生平著述见《奇字韵》。此书上卷乃读诸经义疏,所记包括《易》、《诗》、《书》、《三传》、《三礼》、《尔雅》十书。下卷乃读诸子笔记,包括《老子》、《庄子》、《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