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椭圆求周术

椭圆求周术

①清董祐诚、②清项名达撰。①董祐诚(详见《割圆连比例图解》)于1821年撰此书一卷。椭圆于明末从西方传入我国,并于十八世纪用于历算之中。对椭圆面积求法已有人研究,但其周长尚无人计算。董氏《椭圆求周术》自序:“椭圆求周旧无其术。秀水朱先生鸿为言圆柱斜剖成椭圆,是可以勾股形求之。”在此基础上,他仿照《九章算术》勾股章“葛生缠木”题的解法,以圆柱半周为勾,长轴、短轴平方之差为股平方,求弦得椭圆半周。他的公式今译是p=〔其中p为周,a、b为椭圆长、短半轴〕。显然这一公式是错误的。不过,董祐诚对此项研究具有开创之功。该书版本有《董方立遗书》本、《测海山房丛刻》本、《中西算学汇通》本、《西学大成》本、《富强斋丛书》正集本。②项名达(详见《象数一原》)撰。项名达对圆锥曲线深有研究,在去世前不久写成《椭圆求周术》,并于戊申(1848)冬致书戴煦:“弦矢互求,椭圆求周二种,为惬意之作,恐病躯不及蒇事,乞代整理”。1850年项名达死。戴煦遵嘱将原术整理并补《椭圆求周图解》。原书及图解共计二万五千字,附图十一幅。附于《象数一原》卷六之后。项名达是用初等方法求椭圆周长的:过椭圆长、短半轴作两同心圆,然后把一象限n等分,过分点向椭圆的长轴引垂线,与椭圆周有交点,过交点作椭圆弧的弦,再通过圆的周长求出椭圆的周长。在《椭圆求周术》中,项名达写道:“法以大径为径,求得平圆周为第一数。次以椭圆大半径为第一率,小半径自乘,大半径除之,转减大半径为第三率,乃置第一数,以三率乘之,一率除之,二自乘除之,为第二数。次置第二数,以三率乘之,一率除之,三乘之,四自乘除之,为第三数。次置第三数,以三率乘之,一率除之,三乘之,五乘之,六自乘除之,为第四数。次置第四数,以三率乘之,一率除之,七乘之,九乘之,八自乘除之,为第五数。……依次递乘递除,得数渐小至单位下止。第一数正,第二数下皆负,正负相减,即椭圆周。”项名达利用他所熟知的开平方捷法求椭圆周长,他的椭圆周长级数表达式,与用近代椭圆积分所得的结果完全相同。他注意到把大圆的象限弧“析分愈多,则椭弦渐与弧合,加减差愈后,而其差亦愈微,析至无量分,则椭弦和,即椭圆,象限亦无加减差可言矣。”这是一种积分思想。项名达的工作为我国独特的圆锥曲线理论的结果,一举完成了椭圆求周工作,至为难能可贵。《椭圆求周术》版本有1888年上海赵氏《高斋丛刻》本载《象数一原》内,现藏浙江图书馆;《古今算学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猜你喜欢

  • 诒经堂续经解

    一千四百三十六卷。清张金吾(1787-1829)编。张金吾字慎旃,一字月霄,昭文(今江苏常熟)人。张海鹏之侄,与同乡陈揆友善。少孤,天性聪颖。少时便好学古诗文,及长,读书于“照旷阁”藏书楼,便博览群书

  • 续素问钞

    九卷。明汪机(详见《针灸问对》)撰。汪氏认为滑寿《读素问钞》中采王冰原注过于简略,故重新加以补录,著为此书。此书标目仍依滑寿原书之旧,对所增补部分用“续”字加以区别。分为上、中、下三部,上部为四卷,中

  • 出劫记略

    一卷。清丁耀亢(生卒年不详)撰。耀亢字野鹤,山东诸城人,明御史丁惟宁之子。顺治四年(1647年)由顺天籍拔贡。历镶白旗教习、容城教谕等。自署木鸡道人。该书汇记其生平遭际之事,末附边大绶虎口余生记。现存

  • 东轩集选

    一卷。《补遗》三卷。明聂大年(1402-1455)撰。大年为明代文学家。字寿卿。临川(今属江西)人。宣德末由经明行修荐授仁和县学训导,改常州府学,再升仁和教谕。景泰六年(1455)朝廷有史事,征其入翰

  • 鸣坚白斋诗存

    十二卷。清沈汝瑾(生卒年不详)撰。沈汝瑾字公周,号石友,江苏常熟人,与吴昌硕、俞钟銮同乡,相互论诗默契,有诗相唱和,遗稿也由二君点定付刊。据集前吴昌硕序说:“石友性行雅亮,自晦于诗,足迹不出吴越间,平

  • 怡志堂诗初稿

    八卷。清朱琦(1803-1861)撰,生平籍里见《怡志堂文初集》条。是诗稿首卷题为《新铙歌》。其后各卷无题,均以年为序。卷二为庚寅至辛卯,卷三为己亥至辛丑,卷四为壬寅至乙巳,卷五为丙午至丁未,卷六为丁

  • 张叔未藏金石文字

    二卷。清张廷济撰。张廷济(1768-1848),字叔未,嘉兴(今属浙江省)人。嘉庆三年(1798)解元。除本书外,还有《清仪阁金石题跋》等著作。此书二卷,系张廷济所藏之拓本。生前未成书。拓本后归四会(

  • 守山阁丛书

    一百一十种,六百五十二卷。清钱熙祚编。钱熙祚字锡之,金山(今江苏镇江)人。生卒年不详。清代藏书家,善长校勘古籍。道光初年,钱熙祚得张海鹏《墨海金壶》残版,并增补五十六种,成此丛书。钱氏因张海鹏所刊抉择

  • 达庐诗录

    四卷。清冯善征(?-1922)撰。冯善征字子久,江苏南通人。优贡生。光绪二十九年(1903)荐举经济特科,廷试列高等,以知县分发四川,补云阳县,莅任一载,廉政爱民,颇有政声。后递进阶比道员,谢所居官。

  • 重修两淮盐法志

    一百六十卷。清王定安等撰。见《求关斋弟子记》条。是书前有两江总督魏光熹序,具言编纂经过。以下卷一至卷十为王制,内分子目为制诏、德音、圣制、功令,卷十一、十二为沿革,内分子目历代淮鹾才略上下,卷十三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