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武英殿聚珍版丛书

武英殿聚珍版丛书

一百三十八种,二千八百九十一卷。清高宗敕辑。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清高宗弘历敕编此书,命金简(详见《武英殿聚珍版程式》)掌其事。武英殿为清宫殿名,凡官修各书均在此校刊装潢,“聚珍”二字则为高宗赐名,因称《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又称《武英殿聚珍版全书》。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经部收唐史徵《周易口诀义》、宋陈经《尚书详解》、汉郑玄注《易纬》、宋王质《诗总闻》、宋李如圭《仪礼集释》、汉戴德《大戴礼记》、宋孙觉《春秋经解》、宋郑汝谐《论语意原》等三十二种;史部收宋吴仁杰《两汉刊误补遗》、宋吴缜《新唐书纠谬》、晋陆翔《邺中记》、清周煌《琉球国志略》、宋王溥《唐会要》、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等二十九种;子部收晋傅玄《傅子》、唐太宗李世民《帝范》、宋项安世《项氏家说》、汉班固《白虎通义》、汉王弼注《老子道德经》、元刘祁《归潜志》、宋杜道坚《文子缵义》等三十四种;集部收唐张说《张燕公集》、唐颜真卿《文忠集》、宋王禹偁《小畜集》、宋刘攽《彭城集》、宋韩元吉《南涧甲乙稿》、金王寂《拙轩集》、元仇远《金渊集》、清彭元瑞《万寿衢歌乐章》等四十三种。所收各书多辑自《永乐大典》,用特制木活字排印,称“武英殿本”,简称“殿本”。其后,东南各省都有翻印,以闽刻最为完备,世称“福本”。因多年递次修补,内容亦多有不同,收书多少不等,原书本来面目已非。今存流行本主要有清乾隆中武英殿木活字排印本、清乾隆中浙江重刊本、清同治十三年(1874)江西书局刊本、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福建刊道光同治递修光绪二十一年(1895)增刊本、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广雅书局刊本等。

猜你喜欢

  • 钟律纬

    一卷。辑佚书,梁武帝撰。此系专言钟律之书。此书由清马国瀚于《隋书·律历志》中辑出。《隋书·律历志》作六卷,唐志不载,概唐时已亡佚。梁朝初年沿因晋宋及齐,无所改制。后武帝萧衍作《钟律纬》,论前代之得失。

  • 周氏玄通记

    见《冥通记》。

  • 周易解四书

    一卷。清范士增撰。士增字松崖,浙江临海(今浙江临海)人,官至武都训导。是书用《周易》解四书,也有确不易者。如“君子周急不继富”,解为“称物平施”;“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解为“如通塞也”;“不怨天

  • 周易图说

    二卷。元钱义方(生卒年不详)撰。义方字子宜,湖州(今属浙江)人。尝举进士,其仕履不详。该书成于至正六年(1346)。上卷列7图,下卷20图。认为《河图》是作《易》之本,非兼取《洛书》。复认为朱熹《周易

  • 静学文集

    一卷。明王叔英撰。生卒年未详。王叔英,名原采,以字行,浙江黄岩人。洪武中,与杨大中、叶见泰、方孝儒、林佑并征至。王叔英固辞还乡。后以荐官仙居训导,改江西德安教授,迁湖北汉阳知县。建文时,召为翰林修撰。

  • 直隶五河图说

    一卷。清黄国璋撰。黄国璋,宜兴人。好习河道水利等事。为河官治永定诸河。凡河道所经,切实调查,绘图贴说,以为根本救治之计,因之而撰此书。石印本,共一卷。主要记直隶五大干河脉络分合水势涨落情形以及疏涧之法

  • 黄氏日抄

    九十五卷。南宋黄震(1213-1280)撰。黄震字东发,慈溪(今浙江宁波西北)人。宝祐四年(1256)中进士。历任吴县尉、抚州知州、江西提点刑狱、浙东提举常平等职。宋亡后,隐居宝幢山,饿死师事五文贯,

  • 尚书大传考纂

    三卷。清董丰垣撰。董丰垣字暨之,浙江乌程人,生卒年不详。此书完成于陈寿祺《尚书大传辑校》之前,虽然也是杂采众说,但主要还是以孙之騄、卢见曾二人的本子参校而成。卷首载有他父亲董熜的序,可能董丰垣是继承父

  • 张叔未藏金石文字

    二卷。清张廷济撰。张廷济(1768-1848),字叔未,嘉兴(今属浙江省)人。嘉庆三年(1798)解元。除本书外,还有《清仪阁金石题跋》等著作。此书二卷,系张廷济所藏之拓本。生前未成书。拓本后归四会(

  • 偷甲记传奇

    二卷。清范希哲撰。希哲,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与李渔相友善,一说曾为司寇龚鼎孳门客。所作传奇八种,均用别名,如《万全记》署四愿居士,《双锤记》署看松主人,《十醋记》署西湖素岷主人等,《偷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