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汝南遗事

汝南遗事

四卷。元王鹗(1190-1273)撰。鹗字伯翼,曹州东明(今属山东)人。金正大进士,累官尚书省左右司郎中。金已降元,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制诏典章,皆所裁定。是书为蔡州(今河南汝南)被围时所作,故名。所记始天兴二年(1233)六月,迄三年正月,随日编载,有纲有目,共一百零七条。《四库全书总目》云:“皆所身亲目击之事,故纪载最为详确。”元修《金史·哀宗本纪》及乌古论稿、完颜仲颜、张天纲等传,皆全采用此书。有《四库全书》本(自《永乐大典》辑出),有《畿辅丛书》本等。

二卷。明李本固(约1589年前后在世)撰。明神宗时有两个李本固。其中一个为临清人,万历壬辰进士。本书作者李本固,字叔茂,汝宁(今河南汝南)人。生卒年均不详。官至大理寺卿,以言事罢归。李本固罢归后,郡守黄邻初嘱修《汝南志》。《汝南志》删削未经收录的材料,又集成本书。当时意志受别人裁断,不能完全按自己的意识行事,所以以此书续《汝南志》,以表现不能割舍的意思。这部书记神仙鬼怪之类的事,只能归入笔记说类著述。还有一种说法是,《汝南遗事》为元王鹗记金哀宗亡国之书,李本固误袭其名,未经考证。有《借月山房汇钞》本、《泽古斋重抄》本、《龙潭精舍丛》刻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猜你喜欢

  • 词林纪事

    二十二卷。清张宗橚(1705-约1775)辑。张宗橚字泳川,号思岩,海盐(今属浙江省)人。生于康熙四十三年(1705),约卒于乾隆四十年(1775)。张氏为海盐世家,代有闻人。其兄张宗楠辑有王士祯《带

  • 闲居录

    一卷。元吾丘衍(1268-1311)撰。吾丘衍字子行,号贞白处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平事迹详见《周秦刻石释音》。吾丘衍学问淹通。艺尤精妙,遍读经史百家之书,每有心得,随笔札记。此书即其札记手稿,

  • 星学大成

    十卷。明万民英撰。万民英字育吾,大宁都司(在今河北平泉县)人。嘉靖年间进士,历官河南道监察御史,出为福建布政司右参议。本书取选旧传有关星学之书,排纂成帙,共收书八种:卷一《星曜图例》,卷二《观星节要宫

  • 百子辨正

    二卷。清杨琪光撰。杨琪光生平事迹详见《经义寻中》。作者阅读崇文书局出版的《百子全书》时,以为书中多有弊端和歧异,兼有心得,随笔杂记,以成此书。作者于《百子全书》所收各书皆作论一篇,分别评述,颇似各书跋

  • 古周易音训

    ①二卷。辑佚书,宋吕祖谦(详见吕祖谦《古周易》条)撰,清宋咸熙辑。《朱子古文周易跋》载有《音训》一篇,乃吕祖谦门人金华王莘叟所笔受。原书久亡佚。朱子之孙鉴附刊于《周易本义》后,此本亦不传,散见于元董季

  • 邵阳县乡土志

    四卷,首一卷,清陈吴萃等修,姚炳奎纂。陈吴萃,曾任邵阳县知县。姚炳奎,邑人,邵阳县候选教谕。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朝廷令各直省府厅州县咸撰乡土志一书,意使人民由爱乡而知爱国。时陈吴萃任知县,奉命遵

  • 禹贡谱

    二卷。王澍(1668-1739)撰。澍字篛林,又作若林、若霖,号虚舟,自署二泉寓客。金坛(今属江苏省)人。清代学者。康熙五十一年(1712)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仕纂修官。历官给事中,累迁吏部员外郎

  • 阳明文钞

    二十卷。明王守仁(1472-1528)撰。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余姚(今浙江余姚县)人,弘治进士,累擢右佥都御史,后封新建伯。著有《王文成全书》、《阳明乡约法》、《保甲法》(已著录)。是编系清康熙二

  • 小山诗余

    四卷。清王时翔(1675-1744)撰。王时翔,字皋谟,一字抱翼,号小山,江苏太仓人。少与同县顾陈垿齐名。雍正初,由诸生荐授晋江知县,改政和、瓯宁二县知县,升漳州府同知。乾隆朝,官至四川成都府知府。其

  • 金石学补录

    三卷。清陆心源撰。陆心源(1834-1894),著名藏书家。字刚甫,号存斋,晚号潜园老人,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咸丰举人,光绪时官至福建盐运使。其藏书处有三:一名皕宋楼,藏宋元刻本及名人手钞本;一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