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沅湘耆旧集

沅湘耆旧集

二百四十卷。清邓显鹤(1777-1851)辑。详见《资江耆旧集》条。此集为历代地方诗歌总集。凡二百四十卷。其中前编四十卷,本编二百卷。前编为邓氏之子邓琮所辑,收入从晋宋至元代与沅湘相关的历朝公卿大夫、布衣、闺阁、释道等三十余家的诗作二千二百三十余首。并每于诗前,介绍作者之生平、仕履及著述情况。邓氏本人所辑则称本编。收入凡沅湘一带明清两朝诗人共一千六百九十九人,诗一万五千六百八十首。体例同于前编,与《资江耆旧集》亦同。此集较为完备地汇集该地区的历代诗人文献于一集,是迄今为止收罗最为宏富的一部湖南地方诗歌选本。对于保存和研究湖南地方诗歌及历史文献均有重要意义。现有道光年间小九华山楼刊本行世。

猜你喜欢

  • 说桥词

    一卷。清王鸣盛(1722-1797)撰。王鸣盛字凤喈,号礼堂、西庄,上海嘉定人。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因滥用驿马降为光禄寺卿。二十八年(1763)

  • 蔬斋厞语

    四卷。明沈大洽(生卒年不详)撰。沈大洽,号愚公,又号雪樵,杭州(今浙江杭州)人。生平事迹不详。此书卷首吴之鲸序中说:“武林高士坊有梅花屋,明圣湖有读书舫,表忠观右有蔬斋,法华山有万竹庐,愚公随意偃息”

  • 兖州府志续编

    二十卷。清金一凤等纂修。金一凤字紫庭,山阴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由贡生任兖州知府。考兖州志,创修于明万历元年朱泰,再修于万历二十四年于慎行,三修于康熙二十四年太守张鹏翮。时又过30余年,其间康熙

  • 山堂肆考

    二百二十八卷,补遗十二卷。明彭大翼(生卒年不详)撰。彭大翼字云举,又字一鹤,号林居。扬州(今属江苏省)人。万历中曾知云南沾益州。张幼学补遗十二卷。张幼学为彭大翼之孙婿。是书辑录群书故实,于万历二十三年

  • 寒支初集

    十卷。《二集》四卷。《岁纪》一卷。清李世熊(1602-1686)撰。世熊,字元仲,号愧庵,自号寒支道人。福建宁化人。唐王时,黄道周等以“尚志博学”荐,征拜翰林博士。世熊不就。清兵入闽后,序应岁贡,辞不

  • 乐经或问

    三卷。清汪绂撰。绂字灿人,号双池,江西婺源人,初名烜。作者之学博综儒经,著述颇丰。此书系作者搜辑经书言乐者汇合而成,共分三卷:卷一首录舜典命夔章,次录《周礼·大司乐》,末补述乐律五声八音乐器乐舞,后附

  • 众真记

    见《枕中书》。

  • 闻喜县志续编

    不分卷。清沈光瑀修,杨永宁纂。沈光瑀字念劬,浙江宁波人,顺治十二年(1655)举人、康熙九年(1670)任闻喜县知县。《闻喜县志续编》康熙十一年(1672)刻本。全书不分卷,计所续者,二十五类,分为:

  • 倚月楼词稿

    四卷。清周天麟(生卒年均不详)撰。天麟字石君,丹徒(今属江苏)人。此书共四卷,共收词十八阕。其中卷一有《减字木兰花》、《齐天乐》、《百字令》、《浪淘沙》、《念奴娇》、《忆江南》、《高阳台》、《蝶恋花》

  • 茗史

    二卷。明万邦宁撰。万邦宁,奉节(今四川奉节县)人,生卒年均不详。天启壬戌(1622)年间进士。著有《茗史》一书。是书不记茶的采摘、焙造、煎试等各种方法,而是从类书中杂录古今茗事而成。既不够广博,也不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