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洛诰订诂

洛诰订诂

不分卷。柳荣宗(详见《尚书解诂》)撰。柳氏一生,在《尚书》研究方面,用力颇多,在完成《尚书解诂》和《尚书解》二书之后,又认为前人所解的《洛诰》,多有所未备,故又致力于订诂《洛诰》。书首有柳荣宗自序,他在“自序”中说:“向读《洛诰》,询口滑过。去岁复理旧业,颇觉费解。纵观诸家注义,亦复支离迷闷,前言不应后语。乃若宋、元诸儒,于其所不通者,动辄移易篇章,不则归诸错简,无赖极矣!因据《大传》年代,为之次其章句,粗有条理。虽未敢见其必然,然亦庶几矣!长夏多暇,为条次之,名曰‘订诂’,以为识者览焉。”今观此书,资料丰富,保留了不少前人旧注,对其中谬误处,多所驳正,对于宋、元诸儒,专重义理发挥,每涉及训诂考证者辄信口开河,强为之解的弊病订正尤多。有疑义者,柳氏也多下以己意,且时有发明,虽偶有不当,但大多谨严精审,于《洛诰》之训释,可谓较为完备者。本书为稿本。

猜你喜欢

  • 州县提纲

    四卷。宋陈襄(1016-1080)撰。陈襄,字述古,号古灵。福州候官(今福建福州)人。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进士。调浦城主簿。历知常州、杭州。以枢密直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兼侍读,判尚书都省。有《古灵

  • 尚书偶记

    一卷。清汪德钺撰。此为汪德钺读《尚书》时偶有所感辄形诸笔端,最终合为一卷以成本书。虽为信手拈来,其中仍不乏妙论。比如汪氏根据《尚书》中对人的称谓来论二典,谓“格于文祖”以前称舜,到了“十有二牧”之后,

  • 梦村集

    二卷。清朱纬(约1729年前后在世)撰。朱纬字义俶,历城(今山东历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由岁贡生官邱县训导。著有《梦村集》。是集凡二卷,朱纬七十四岁时所作。诗清浅为而有脱洒之致。集中有《七十自寿诗》,

  • 柳渔诗钞

    十二卷。清张湄(约1748年前后在世)撰。张湄字鹭洲,号南漪,又号柳渔,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均不详。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颇具风节。张湄工诗,与厉鹗、金志章等唱和。该书《

  • 载道集

    六十卷。清代许焞编。许焞字纯也,海宁(今浙江海宁)人,雍正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此书较为全面地汇集编录了历代诸儒的文章、言论集等内容,全书以性道之学及历代儒家为主。全书开头编录了《大学》及儒家五经一章

  • 观乐生诗集

    五卷。明许继(1350-1386)撰。许继,字士修,浙江宁海人。洪武初官至台州(治今浙江临海)训导。事迹具详方孝孺撰传。此编计古诗四卷、律诗绝句一卷。末有洪武十一年玉璞撰《宜耕轩记》。宜耕轩者,继隐居

  • 浣亭诗略

    二卷。《浣亭归来吟》一卷。附《山姜花垭长短句》一卷。清林尧华(约1662年前后在世)撰。尧华字开伯,莆田(今福建厦门)人。生卒年均不详。顺治十一年(1654)举人。任榆次县知县,罢归。林尧华善诗,著有

  • 晓瀛遗稿

    二卷。清蒋继伯(生卒年不详)著。蒋继伯,号晓瀛,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约道光、咸丰间人,工诗文。死于太平军战争。是集为蒋继伯手定,凡二卷。蒋氏自幼好诗,然往往遗失。至咸丰四年(1854)始搜罗其稿辑成

  • 宏艺录

    三十二卷。明邵经邦(?-1558)撰。邵经邦,字仲德,仁和(今浙江杭县)人。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官至刑部员外郎。以论劾张孚敬下狱谪戍。经邦以讲学自任,尝采古今论学语,编为《宏道录》。又删掇诸史

  • 西涧初集

    六卷。清刘然(约1676前后在世)撰。刘然,字简斋,江苏江宁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西涧初集》卷首有杜浚康熙十七年(1678)作的序文,称其诗文“闳阔深奥,不可名状”。但观其内容,却有名不副实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