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深衣释例

深衣释例

三卷。清任大椿(1738-1789)撰。任大椿,字幼植,又字子田,江苏兴化县(今江苏兴化)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恩科举人,三十四年(1769)进士,累官御史,尝充四库编修,尤长名物,著有《经典弁服释例》、《释缯》、《字林考逸》、《小学钩沉》及是书等。《耆献类征》诸书有传。是书首有自序,略言:“余曩著《经典弁服释例》,曰爵弁服,曰韦弁服、曰皮弁服,曰朝服,曰元端(即玄端),礼经所谓善衣。又以深衣为善衣之次,因续著《深衣释例》三卷。首推原其所用,次详其制度,次载异名同实者。若长衣中衣之类,《方言》谓禅衣,古之深衣,秦汉以后,禅衣名义日广,要皆深衣之流别,故亦附考”云云(末题“乾隆四十八年(1783)十月二十日,兴化任大椿书”)。是书卷一自“深衣为古养老及燕群臣之服”,至“又为童子趋丧之服”,附通说,卷二自“深衣用布十五升”,至“凡服殊衣裳,深衣不殊衣裳”,卷三自“深衣露著而素纰长袂者曰长衣”,至“曰诸于”。深衣之制颇古,而后代服用者亦多,是书上考诸经,旁及史志,并及《说文》、《急就章》、《方言》等书,甚为赅备,《四库全书》著录有黄宗羲《深衣考》,江永《深衣考误》等书,皆不及是书之广博。而自《续汉志》历著深衣之用,曰冠通天冠,服深衣制,有袍随五时色,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庙上皂下蚕青上缥下皆深衣制。是书引司马彪谓袍为古之深衣,《隋志》亦云“绛纱袍等,制本深衣”,盖古人于衣裳不殊者,谓之深衣,似今人之所谓袍者,亦可略见古人深衣之遗制。是书自长衣中衣而下,举别名曰麻衣、裤衣、衣、衣、裎衣、襜褕等至数十种之多,但《续汉志》通天冠之深衣及太后、皇后、贵人入庙助蚕之深衣,皆必非麻衣可知。此外群臣朝服,必亦如之。是书谓深衣多用于凶事,盖就释经而言,与《续汉志》后之深衣制为朝服者,未可并论也。是书版本有燕禧堂五种本,《清经解》本。

猜你喜欢

  • 九疑山志

    ①四卷。清詹惟圣撰。詹惟圣,浙江人,康熙元年(1662)由江华县令调任宁远县知县。九疑山旧无志。明万历间邑令蒋镇始创之,历三月而成书。詹惟圣以其书过于简略,因于任宁远知县次年(1663)撰成此书。《九

  • 大学困学录

    一卷。中庸困学录一卷。清王澍撰,王澍详《禹贡谱》条。此二书主朱熹之说,而力辩陆王心性之学之误,但并不囿于门户之见,于陆王经说中可取之处亦加以吸收。该书虽也是科举之书,但于学问用功甚笃,非一般敷衍讲章可

  • 新修菏泽县志

    十八卷,之首一卷。清凌寿柏修,叶道源纂。凌寿柏,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监生出身,光绪九年(1884)任候补知府知菏泽县事。叶道源,宿迁人,举人出身。光绪九年,凌寿柏掌菏泽县,下车后检阅邑乘,见菏泽县志

  • 庐江县志

    十六卷。清吴宾彦修,王方岐纂。吴宾彦,字粲园,浙江钱塘人,康熙三十五年(1696)由经历荣任庐江县事。庐江古为庐子国,自隋大业中,始改为县。清属庐州府管辖。庐江志一修于明嘉靖二年,再修于嘉靖四十二年,

  • 寿金盦石刻

    四卷。清斌良书。斌良字笠耕,官侍郎,其《抱冲斋帖》己著录。此其自书。第一卷临米芾小楷《千字文》。第二卷临陈子昂、赵松雪《感遇诗》。第三卷临赵孟頫《抚州永安禅院僧唐记》。第四卷缩临《兰亭序》,并赵孟頫十

  • 遵义府志

    四十八卷,清平翰创修,黄乐之主修,郑珍、莫友芝纂。平翰,字樾峰,浙江山阴县人,道光年间任遵义知府。黄乐之,顺德人,举人。郑珍(1806-1864),字子伊,晚号紫翁,贵州遵义人,道光五年(1825)恩

  • 荣木堂赋

    一卷。明陶汝鼐(详见《荣木堂文集》)撰。此集有赋一卷,共六首,分别为《昔游赋》、《哀湖南赋》、《洞庭湖赋》、《汤泉赋》、《荔枝赋》、《小孤山续梦赋》。尤以《哀湖南赋》著称,仿效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庾信的

  • 嘉定钱氏潜研堂全书

    二十一种,二百六十七卷。清钱大昕撰。全书收经部一部,史部十五种,子部四种,集部一种(为《潜研堂文集》五十卷《诗集》十卷《诗续集》十卷)。其中史部《廿二史考异》、子部《十驾斋养新录》、集部《潜研堂文集》

  • 古今说海

    一百四十二卷。明陆楫(生卒年不详)编。陆楫,字思豫,明上海(今地名同)人,赠礼部侍郎。陆深之子也,其它生平事迹及著述不详。此书约刊成于明世宗嘉靖二十三年(1544)。唐锦序言中称:“凡古今野史外记,丛

  • 汉川县志

    二十二卷,首一卷,清德廉等修,林祥瑗等纂。林祥瑗,字铁樵,本县人,道光贡生,举孝廉方正,郧西县训导,升教谕、江汉书院监院。汉川虽旧无专志,但留心掌故。如邑人林莘、秦汉陆、周云门、周序东,皆有遗稿。历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