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潜研堂金石文跋尾

潜研堂金石文跋尾

六卷 续七卷 再续三卷 三续六卷 清钱大昕撰。钱大昕,详见《潜研堂金石文字目录》条。钱大昕精研经史,尤嗜金石。本书所著录金石文字,始于三代,迄于宋元,共两千余种,经跋尾者八百六十余篇。当时每得二百余篇,门人弟子就广为转写流传,先后辑成四册。至于再续、三续两集,书中并无再字、三字,而是在卷首行以下,以利字、贞字区别。跋中考订经史,辨别小学(指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之总称),旁及天文、算学,都有较深考据。本书所著录之跋尾,王昶在《金石萃编》中,均全文引用。本书最初版本为潜研堂全书本。

猜你喜欢

  • 治平胜算全书

    十二卷。清年羹尧(?-1725)撰。年羹尧,字允恭(一作亮工),汉军镶黄旗人,湖北巡抚遐龄次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进士。累官至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行军所至,杀戮甚众。为雍正心腹大臣,备极宠荣。

  • 八卦方位守传

    一卷。清茹敦和撰。此书系节录大传易有太极天一地二及天地定位各节,而以象数方位说之。其体例与《大衍守传》、《大衍一说》大致相同。作者以为五十五、四十五二图为八卦之所由生,即方位之所由定。认为宋儒所谓后天

  • 中原音韵

    二卷。元周德清撰。周德清(1277-1365年)字日湛,号挺斋,瑞州高安(今江西高安县)人。《高安县志》云:“周德清,号挺斋。暇堂人。工乐府,精通音律。所著有《中原音韵》行世。虞伯生序之曰:随时体制,

  • 字学正本

    五卷。清李京(生卒年不详)撰。李京字元伯,高阳(今属河北)人。是书以小篆为本,正偏旁之不正者,故名“正本”。其所辨正者,多得之于周伯琦《六书正讹》和张有《复古编》。如《复古编》“崇”字下注云:“别作‘

  • 诗经小学

    四卷。清段玉裁(详见《所订毛诗故训传》)撰。是书精善处悉经陈奂采入所著《诗毛氏传疏》中,但亦有未达者。如谓“螓首蛾眉”,《毛传》脱“蛾眉,好貌”四字,则臧庸《拜经楼日记》已议其非。又谓“陟岵”,岵有阳

  • 儒林公议

    二卷。宋田况(1003-1061)撰。田况字元均,其先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徙居信都(河北冀县)。少有大志,举进士,又举贤良方正,为太常丞,辟陕西经略判官,入为右正言,历帅秦蜀,以观文殿学士,提举景灵

  • 石庄小隐诗集

    八卷。光开霁(?-1930)撰。光开霁字慕巢,安徽桐城人。宣统元年(1909)举孝廉方正。其族为桐城望族,所为诗文,又宗法其乡贤方望溪姚措抱,故其文辞之瑰玮,与其志意之倜傥相称,辛亥后皖督孙毓筠,曾委

  • 支愍度学说考

    一卷。民国陈寅恪(1890-1969)撰。支愍度,晋成帝时人。他首倡心无义,又是当时格义与合本潮流中的代表。《支愍度学说考》一书,共分有六节:即计分材料,何谓心无义,心无义与格义之关系,心无义之传授,

  • 植物图说

    四卷,英国傅兰雅(详见《数学理》)撰。《植物图说》是一部植物学的启蒙读物。全书有图四幅,围绕这四幅植物图作者展开论述,每图及说为一卷。卷一为植物的根,主干、茎、管等输送系统;卷二论树草植物的叶片的各种

  • 萧方等三十国春秋

    一卷。清汤球辑。《隋书·经籍志》载:“《三十国春秋》三十一卷,梁湘东世子萧方等撰。”萧方等(528-549),字实相,湘东萧绎(元帝)长子。因母徐妃失宠,为父所恶,曾参予讨伐侯景叛军,后率军南讨河东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