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濮州志

濮州志

①六卷,明李先芳纂修。李先芳,字伯承,别号北山野史。濮州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举进士,选新喻知县,官至毫州同知,以诗文名世。此志系李先芳自亳州同知罢归后纂修的,本州名绅祝尧焕、苏濂等参与设局,万历九年(1581)冬书成刻印。此志纂修参考了嘉靖旧志,并作了较多修改。一是旧志沿革、星野俱无图考,则补漏;二是田赋、徭役按新奉抚院文移更置重订;三是旧志历官错落,新有序表,贤者有别传。但此志体大庞杂,体例不完备。如土产附在货殖传后,年纪夹在世系、田赋之间,章法松弛。然而,其人物收录十分丰富,并有独创之处。典型者无过于货殖传,在名称上沿袭《史记》,记载了本州刘滋世、李名宦等四人经商致富的经过,发家致巨万的资料,实属罕见,异常珍贵。该志书被当地人奉为圭臬。北京图书馆藏有该书一卷、三-六卷。② 六卷,清张实斗修,南洙源纂。张实斗,辽东宁选(今辽宁兴城县)人。荫生,康熙九年(1670)任知州。南洙源,字生鲁,本州人。明崇祯十年(1637)进士,官至湖广布政使。康熙九年(1670),张斗实来任知州后,奉宪檄而纂修。张斗实率僚属参校、整理,而质中考订,征集文献,由南洙源纂成。康熙十二年(1673)刻印。全书六卷,分为:卷一历代建置沿革表,郡邑疆域总图,郡治疆域图,郡治城市图,郡治疆域总图,郡治考,诹訾卫分图,星野考,古迹考,河渠议,帝系表,帝纪,世家,年纪;卷二赋役志,学校志,职官志,风俗志,兵防志,官师历年表,科第表,二贡考;卷三名宦记,乡贤记;卷四孝友传,明经传,武烈传,古交篇,游寓传,烈女传,隐德传,兵家传,货殖传,仙释传,卫人志,杂记;卷五王言,诗类;卷六文类,北山野史传。该书仍承袭明万历李先芳志续编而成。凡例、目录、内容基本上照录,只是在相应门类续之,续者皆标出,新旧二部分截然分明。其所续之内容较有参考价值。如郡治考从整体上将明万历以后至清康熙的盛衰变化做了高度概括。又如赋役志续入万历末年至康熙十一年的人口、田赋变化资料,资料实,一目了然。又如年纪目中天启二年(1622)白莲教起义,崇祯十三年(1640)大名府“巨寇彭捷率众万余攻濮城,大战后逃至清丰县遭捕”,十四年(1641)“土寇”李鼎县“围城”,十五年(1642)范县“土寇”吴宾“入城大掠”,顺治五年(1648)“大寇”李化鲸与曹县“土寇”张七、任复性“攻城三昼夜”等明末清初当地农民武装活动的资料,弥足珍贵。

猜你喜欢

  • 周易韩氏传

    二卷。辑佚书,清马国翰辑。韩氏即汉韩婴,据《汉书·儒林传》,韩婴燕人,生卒年不详,文帝时博士,景帝时官至常山太傅,精于《易》,以诗闻名。《汉书·艺文志》易十三家中有韩氏二篇,《注》云即《韩氏易传》。或

  • 尚书问答补

    七卷。清胡嗣运撰。本书杂举经史,貌似广博,实皆支离破碎繁琐之论,无关典要,且有很多附会可笑之处。比如胡嗣运引《多方》云:“乃惟成汤,克以尔多方,简代夏作民主”,认为这就是西洋人民主说之所托。胡氏又引《

  • 大学衍义通略

    三十一卷。明王诤(生卒年不详)编。诤字子孝,号竹岩,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是书取杨廉《大学衍义节略》、邱浚《大学衍义补》合为一编,凡《节略》

  • 施氏七书讲义

    见《七书讲义》。

  • 周易倚数录

    三卷。清杨履泰撰。杨履泰字子字。丹徒人。道光二十年(1840)举人。作者认为要探得周易之真谛,必须象、数、理三者结合求证。历史上汉儒尚象、宋儒尚理,而没有言数专家。于是作者依据《大传》“参天市地而倚数

  • 全易十有八变成卦定议

    一卷。明喻国人撰。此书以为数九则满,数六则谦,谦则益。所以大易总不外九损三,变为坤六。坤六益三,变为乾九。或乾九坤六交相损益,十有八变以成卦而已。自以为《易经》成卦之论至此而定,故以“定议”名之。《四

  • 蚕务说略

    一卷。德国康发达撰。康发达,一说为英国人。1865年进入清政府海关,后在许多口岸任税务司。他在考察中国、日本蚕务后,写出《蚕务说略》一书。在《蚕务说略》中他分析了中国蚕业衰落的现实,提出对策,他又谈及

  • 学易记

    ①九卷。元李简撰。李简,《宋元学案》列《伊川续传内》,称字蒙斋,信都(今河北枣强东北)人,不知何据,四库馆臣谓:“简里贯未详。《自序》称己未岁承乏倅泰安,己未为延祐六年,盖仁宗时也”。此大误。李简《序

  • 广广文选

    二十三卷。明周应治(生卒年不详)编。周应治字君衡,鄞(今浙江宁波)人。万历进士。官观察使。著有《霞外麈谈》。嘉靖中,刘节尝编《广文选》。此书步其后尘,拾其所遗,故曰《广广文选》。《四库全书》列为存目。

  • 陈刚中诗集

    三卷。《附录》一卷。元陈孚(1240-1303)撰。孚字刚中。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历官台州路总管府治中、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集中《观光稿》一卷,为至元中署上察书院山长时作;《交州稿》一卷,为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