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片玉斋存稿

片玉斋存稿

二卷。明丁元复撰。元复字玉阳,一字应阳。长洲(今江苏苏州)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官至浙江参议。此编有诗部、文部各一卷,均以体类为序编次。诗部有古风四首,排律十一首,五言律诗三十九首,七言律诗八十九首,绝句四首;文部有疏一篇,序七篇,记一篇,告文一篇,像赞五篇,墓志铭四篇,墓表一篇,祭文十篇。首有壬子仲秋、左柱国、申时行序文。壬子为万历四十年(1612),知此编乃万历刻本。时行与元复同举贤书,先后成进士,而元复先卒。其子肇亨编次其集,请时行作序。时行便作此文。此文作为序文放在最前面。元复诗宗七子,无绮靡冶逸之音,而出之以自然。文多为应酬之作。《千顷堂书目》、《乾隆苏州府志》均著录此集。但书非常罕见。此集为明代天启、崇祯年间户部尚书淄川毕自严家藏本,有印记可证。

猜你喜欢

  • 杂学辨

    一卷,附记疑一卷。宋朱熹(敬称朱子)撰。是书以斥当代诸儒杂于佛老之学。共有苏轼《易传》十九条,苏辙《老子解》十四条,张九成《中庸解》五十二条,吕希哲《大学解》四条,皆摘录原文,各为驳正于下。末有乾道二

  • 御制乐善堂文集定本

    三十卷。清蒋溥等奉敕重编。雍正八年(1730)秋,尝订《乐善堂文钞》十四卷。至乾隆二年(1737),又取《文钞》所载存的部分文章,益以雍正十三年(1735)以前之文续著成《乐善堂文集》,以颁示海内,与

  • 半岩庐遗文

    二卷。补一卷。《遗诗》二卷。补一卷。《附录》一卷。清邵懿臣(1809-1861)撰。懿辰字位西,仁和(今杭州)人。道光十一年(1831)举人,官刑部员外郎。其学礼以李光地、方苞为宗,摈斥近世汉学家言。

  • 且亭诗集

    清杨思圣(1618-1661)撰。杨思圣,字犹龙,号雪樵。直隶钜鹿(今河北巨鹿)人。顺治三年(1646)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四川布政史。平生不慕名利,为官廉洁清正,颇得民心。常与申涵光、殷岳唱和,

  • 清绮轩诗剩

    一卷。清陶安生(生卒年不详)撰。陶安生,字竹筠,号南沙女史,江苏常熟人,卢州郎中章玕之妻。清代诗人。早卒。此书前有黄光彬、黄业良、徐魁士所作序言,宗廷辅撰有作者小传,有张文锐,张盛典、凌锦章、徐冕士、

  • 陆堂集

    四十四卷。清陆奎勋(1663-1738)撰。陆奎勋,字聚侯,号星坡,又号陆堂,浙江平湖(今浙江省平湖市)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陆奎勋曾主持广西秀峰书院,其学规仿朱熹白鹿洞遗意,成就甚众。是集

  • 苑洛集

    二十二卷。明韩邦奇(1479-1555)撰。韩邦奇字汝节,号苑洛,朝邑(今陕西大荔)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累官至吏部员外郎,南兵部尚书。曾因以疏论时政,多次被诬奏怨谤,逮系寺官,屡起屡罢。韩邦

  • 丁中丞行略

    一卷。清丁惠衡编辑。该书记其父丁日昌生平事实。日昌字禹生,广东丰顺人,以禀贡生选授琼州府学训导,官至江苏巡抚。日昌负干济才,尤热心于洋务。在广州初设炮局,在上海督办制造,以巧智与洋人周旋。其在江苏政迹

  • 四书疑问

    十一卷。明姚舜牧撰。姚舜牧详见《易经疑问》。本书只论《四书》之大旨,并不逐句考释,观点与朱熹不同。《大学》承用王阳明《大学古本说》而自为一解。《四库提要》对其有“以禅机诂儒理”之讥,今观其书,虽有不少

  • 重修天津府志

    五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沈家本、荣铨等修,徐宗亮、蔡启盛纂。沈家本,字子弢,浙江归安人,光绪进士,曾任天津知府。荣铨,满洲镶红旗人,曾任天津知府。徐宗亮,字晦甫,号椒岑,安徽桐城人,终身未官,仅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