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玉海

玉海

二百卷。附《辞学指南》四卷。宋王应麟(1223-1296)撰。王应麟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原籍汴,后迁居庆元府(今浙江鄞县)。南宋学者。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进士。官西安主簿,太常博士、秘书郎、礼部尚书兼给事中。他学识渊博,精于考证。著有《深宁集》、《诗考》、《诗地理考》、《汉艺文志考》、《通鉴地理通释》、《王会篇解》、《汉制考》、《玉堂类稿》、《词学题苑》、《急救篇解》、《小学绀珠》、《姓氏急救篇》、《周易郑注》、《六经天文编》,尤其《困学纪闻》一书,考证经史、评论诗文,有独到之处,很有参考价值。宋代的科举,自北宋绍圣年间设置了宏词科。大观年改为词学兼茂科。到南宋高宗绍兴年间又定为博学宏词科。于是南宋时的一些通儒硕学之士,多自“博学宏词”科出。王应麟博学多才,辑古今诗词文粹、历史故事、巨典鸿章、诸子百家、成语典故等编辑成书,以备查找典故,积累知识,丰富词汇科举应试之用。因此,胪列条目、采录故实,皆吉祥善事。资料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其丰富的内容仍不愧为研究考证宋史的一部很好资料。《四库全书总目》曾评曰:“所引自经史子集、百家传记,无不赅具。而宋一代之掌故,率本诸实录,国史、日历,尤多后来史志所未详。其贯串奥博,唐宋诸大类书未有能过之者。”此书分天文、律历、地理、帝系、圣制、艺文、诏令、礼仪、车服、器用、郊祀、音乐、学校、选举、官制、兵制、朝贡、宫室、食货、兵捷、祥瑞等二十一部。每部再分为若干子目。如天文部分为天文图、天文书、仪象、圭景四类。全书共分二百五十余子目。采书引文必注书名,制作更改。详记月日。其书元代曾刊于庆元路,版已久佚。后有南京国子监刊本,将王应麟所著的《诗考》等书附梓于后。据明贝琼《清江集》中王应麟之孙王厚的墓志中称:“应麟著《玉海》,未脱稿而失,后复得之,中多缺误。厚考究编次,请于阃帅锓梓,并他书十二种以传。”据此,将其他著作附梓于后,很可能是从元代开始的。只是,贝琼称:庆元初刻之时,附书十二种。而今所见为十三种。庆元刊书原序也称:公书锓于郡学者凡十有四。《玉海》为其一,此外附书为十三种。可见《清江集》所谓“十二”,可能传写之误。书名曰《玉海》,本于张融集名,实则仿梁武帝萧衍所集名曰《金海》,而称之。有元代至元六年(1269)庆元路儒学刊本(明时板归南京国子监)。元至正十一年,明正德二年,万历十一年,清康熙二十六年都有补刊本。清乾隆三年(1738)知江宁府事广川张华年补刊“三朝本”。《四库全书》本。清嘉庆十一年(1806)合河康氏刊本。清光绪九年(1883)浙江书局重刊本,附清张大昌撰《校补琐记》二卷。明代刘鸿训鉴于此书部头太大,携带查找不便,将此书摘编成二十二卷,名曰《玉海纂》,有清金阊王允明刊本,光绪五年徐氏八杉斋校刊本。

猜你喜欢

  • 吴疏山集

    十七卷。吴悌(?-1568)撰。吴悌,字思诚,别号疏山。金溪(今属江西)人。明学者,嘉靖十一年(1332)进士,官至兵部侍郎,谥文庄。其学出于王守仁,然清苦刚介,卓然独立。《吴疏山集》17卷,其中吴悌

  • 鲁诗遗说考

    六卷。清代陈乔枞撰。据本书自序称,“先大夫出所撰三家诗,遗命足其业”,说明陈寿祺只采集三家遗说,但未作进一步考订。陈乔枞继承父业,编成本书。书中首先列出鲁诗叙录,引用陆玑《诗草木疏》;“孔子删诗授卜商

  • 借闲随笔

    一卷。清代汪远孙撰。汪远孙字久也,号小米,又号借闲漫士,嘉庆举人,官至内阁中书。著有《诗考补遗》、《国语考异发正古注》、《借闲生词》等书。此书是作者的读书札记,仅有二十九节,内容主要是经史考辨评论,考

  • 读书管见

    二卷。元王充耘(1304-?)撰。充耘字耕野(一说字与耕),江西吉水人。元统甲戌(1334)以治《尚书》登二甲进士,授承务郎,同知永新州事。不久弃官,归家侍养老母、著书授传,潜心研究《尚书》。其所著述

  • 己未词科录

    十三卷。清秦瀛(1743-1821)撰。瀛字凌沧,一字小岘,晚号遂庵,江苏无锡人。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举人,官至刑部右侍郎。该书纪康熙己未鸿博特科所征士诸人传略,为秦瀛据索集著《鹤征录》一书加以

  • 陶方之行述

    一卷。清陶葆廉撰。葆廉,清末叶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该行状记其父陶模生平。陶模字子方,号方之,浙江秀水人,同治十年(1868)进士,官至两广总督,卒谥勤肃。陶模一生官迹多在西部,曾任陕甘总督、新疆设行

  • 三礼图集注

    二十卷。宋聂崇义(生卒年不详)撰。崇义为河南洛阳人。学三礼,精礼学、五代汉乾祜中,官至国子《礼记》博士,曾校定《公羊春秋》,后周显德中,迁为国子司业兼太常博士。是编以唐张镒等六家所撰为底本,相互考稽,

  • 南齐书

    六十卷。梁萧子显(489-537)撰。萧子显,南朝史学家,字景阳,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他是齐梁皇族,齐高帝萧道成的孙子,在梁官至吏部尚书,很有文史才能。《南齐书》是一部记载封建割据政权的史书。原

  • 易经颂

    十二卷。明陈仁锡撰。该书借剖析字句来发挥意义,虽取《本义》而亦有相异者。大抵据文臆断之处多,而研究古训之处少。因为陈氏本为文人,经学并不是他的专门所长。该书未见著录,《四库全书总目》始据副都御史黄登贤

  • 摄山佛教石刻小记

    一卷。清代郑鹤声(生卒年不详)撰。《摄山佛教石刻小记》一书,是郑鹤声、向达二人合撰而成。摄山今称栖霞山,位于南京之东六十里,为六朝时三论宗之重镇。齐永明二年(484)仲璋与沙门法度受命在摄山造石佛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