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登封县志

登封县志

三十二卷,清陆续萼修,洪亮吉纂。陆续萼,阳湖(今江苏武进县)人,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任知县。洪亮吉,详见《长武县志》。陆续萼欲重修县志,请示巡抚毕沅,毕即推荐幕宾洪亮吉主纂,续萼欣然同意。亮吉由郑州、密县抵登封,“陟太室、少室,访嵩阳书院暨启母石,手拓三石阙铭,信宿少林寺乃回”。历经四月而志书成。乾隆五十二年(1787)刻印,全书三十二卷。前有河南巡抚毕沅序,河南知府刘文徽序,洪亮吉撰的叙录,目录。分二十八门,为皇德记,舆图记,土地记,山川记,大事记,道理记,风土记,坛庙记,伽蓝记,冢墓记;职官表,选举表;户口簿,会计簿;学校志,名胜志,物产志;循吏传,先贤传,列士传,列女传,逸人传,高僧传;丽藻录,金石录,杂录,序录。此志各门内容,旁征博引,不厌其详,“必无可征,始采旧志及采访事实以补之”。其中尤以土地记、山川记、道理记、坛庙记、大事记为精华所在。然据今人瞿宜颖所著方志考稿,对此编不无非议。如物产志对秦汉经籍中搜集的玉膏、玉浆、矾石等矿产及帝休、灵芝等奇产异物,竟视而不见,不予记载。此外,在资料搜集上亦不免有缺漏,如中岳庙,其建筑规模、制度沿革,坛庙记中只数语了之;少林寺佛教历史,未引《日知录》文等,均为本志编之疏略。此书一经刊出,当被称为善本,后代修志者亦奉为楷模,故流传极广。除原刊本现存多处外,另还有乾隆六十年(1795)补刻本,咸丰五年(1855)重刻本传世。

猜你喜欢

  • 阴持人经注

    二卷。不著撰人。根据史料分析,此经为汉代安世高(约二世纪)所译。名虽曰经,而首却用如是我闻语气言事。经注释“阴”有五阴,释“持”谓十八持,即十八界。释“入”谓有十二入。以上为释名。次言十二因缘。提出四

  • 奏对录

    一卷。杨士奇撰。杨士奇(见《代言录》)。《奏对录》是士奇在正统初年,负责内阁事务时所上奏疏,共包括十九篇,其疏多关系军国大计,后收入《东里别集》,也有单行本刊行。

  • 淮鹾备要

    十卷。清李澄撰。李澄,字练江,江苏江都县人。贡生,此书卷一为盐之始,卷二始之弊,卷三盐之行,卷四行之地,卷五盐之害,卷六害之法,卷七盐之利,卷八利之人,卷九盐之说,卷十说之效。是书前有张青选序,说到“

  • 孝经读本

    一卷。孝经存解 一卷。孝经存解阐要 一卷。孝经存解析疑 一卷。读孝经刊误问答 一卷。清赵长庚撰。赵长庚生卒及事迹不详。是书首列《孝经读本》,其次为《孝续读本考证》,第三为《孝经存解》,其后依次为《孝经

  • 高斋漫录

    一卷。宋曾慥(详见《类说》)撰。此书内容丰富,广闻博见,上自朝廷典章制度,下至士大夫言行事迹,以及文评、诗话、诙谐、嘲笑之属,随所见闻,皆载录记述。虽征引丛杂,不无琐屑,但可资参考者居多。其中某些史实

  • 古今南华内篇讲录

    十卷。题林屋洞藏书,不署撰者名氏,也不著时代。此书卷一,题为《南华旨要》,是言注《庄子》的大概旨意。于其第五节说:洞庭今日首提虚用,其言何证,亦惟得宗印于云庄先师。卷二以《庄子·寓言》一篇升冠于诸篇之

  • 终南仙馆石刻

    二卷。清张祥河刻。张祥河字诗舲,张得天之孙。此是张祥河为陕西巡抚时,以家藏米芾、祝允明、莫云卿、董其昌四家之书,摹刻于终南山馆。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刻成。此刻所收的祝枝山《草书诗三百首》、莫云卿

  • 东越证学录

    十六卷。明周汝登(约1529年前后在世)撰。周汝登,字继之,又字海门,浙江嵊县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五年(1577)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累官南京尚宝卿。著有《海门先生集》、《圣学宗传》等。是集凡十六卷

  • 益雅堂全集

    见《玲珑山馆丛书》。

  • 圣门释非录

    五卷。清陆邦烈编。邦烈字又超,平湖(今浙江平湖县)人,毛奇龄之门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原题毛奇龄撰,实是陆邦烈自撰。此书取奇龄经说及其门人子侄之说以辨朱子《四书章句集注》之非,旨在突破宋儒的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