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礼记句解

礼记句解

十卷。朱申(生平不详)撰。明代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乾隆钦定《礼记义疏》,采朱氏之说颇多。自《曲礼》上,“很勿求胜分,毋求多”下,引此书“‘很’固有胜负之理,然务求胜则为斗很”等语。“定亲疏”一节,亦即引“亲疏定则分不差,嫌疑决则情不壅,同异别则文不杂,是非明则理不蔽”。以此本证之,与《义疏》同,只是有删节,而《月令》所引为多。自“孟春之月其虫鳞”下,引“春则左而仁鳞虫属焉”;“天子居青阳左个”下,引“‘左个’以其介于左”(皆朱氏《句解注》)。“至孟冬之月,虹藏不见”下,引“阴阳极乎辨,故虹不见”;“赏死事恤孤寡”下,引曰“赏军帅武人犹寡,赏死事而恤其孤寡所赏者为多”;“盖秋为少阴,而冬为重阴”。“坯城郭”一节下,引“城郭既补矣,又坯之,谨之至。门闾出入,或有不虞,故言戒。管龠犹今门锁不容慎”等等,不备录。“毋或敢侵削众庶兆民”下,引“自此犯彼谓之侵,减彼益此谓之削”。共二十余条。此外《文王世子》诸篇,亦有很多条。此本为戴震所阅,首卷首页曰:“一万四百六十八卷第三页”。卷一为《曲礼》;卷二为《檀弓》;卷三为《王制》及《月令》;卷四为“孟冬之月”至“季冬之月”,及《曾子问》、《文王世子》;卷五为《礼运》、《礼器》、《郊特牲》、《内则》;卷六为《玉藻》至《学记》;卷七为《乐记》;卷八为《杂记》至《祭统》;卷九为《仲尼燕居》至《奔丧》(缺《经解》、《哀公问》);卷十为《问丧》、至《丧服》(中缺《燕义》)。而每卷每条,注《大典》卷数。“月”字韵在后,故此本戴校写明《月令》“自卷二万一千四百九十八至卷二万一千五百八”;“弓”字韵在前(一曰“东”),故《檀弓》写明“卷二百八至卷二百二十一”,皆与《永乐大典》《月令》《檀弓》卷数合。乾隆钦定《义疏》列引用姓氏,“宋朱氏申周翰(字)建安(里贯)”;清杭世骏《续礼记集说》亦列姓氏,自“宋张氏宓次(朱氏申在第五)七人”,言“皆卫氏(湜)所不及见”。则朱申时代,在卫湜之后。杭氏《续礼记集说·序》谓“宋元之后,千喙雷同”,并谓“元人之经疑,迂缓庸腐,无一语可以入经解”。而《永乐大典》中,至达数千篇,使人更信经窟中可以树一帜之难。此书则《续礼记集说》所引用多与钦定《义疏》相同。杭氏即在纂修《义疏》之列,足证此书尚在杭氏谓“可辑录者”。只是《义疏》采用此书颇多,而《四库》竟未辑录,据《永乐大典提要》考之,有“菁华已录,糟粕可捐”之语,其纂辑《提要》者,意本轻视宋人经学,且辑录《大典》内,涉四部书已不少,颇感厌倦,故如此言。宋人《礼记》著述,《义疏》采用,而《四库》未著录的书亦多,本不只此一书。但朱氏于讲论义疏外,也重考据,今《大典》已散佚;《四库提要》于《卫湜集说》下,言“自郑注而下,所取一百四十四家。自郑注孔疏外,无一存者”。而此书至今岿然独存,虽在卫氏之后,应属珍贵之编也。此书有抄本。

猜你喜欢

  • 滨州志

    ①八卷,首一卷。清杨容盛修,杜等纂。杨容盛,吴县(今苏州)人,监生出身,康熙年间任滨州知州。《滨州州志》,明泰弘间有旧志二,一梓传,简编五六十页;一笔记,仅百页,极陋略。后皆散亡。万历十一年(1583

  • 清河县志

    四卷,续录艺文一卷。明孟仲遴纂修。孟仲遴,陕西凤翔人,嘉靖进士,曾任清河县知县。清河旧无县志。嘉靖二十九年(1550)孟仲遴任清河县令后,立意创修志书。其“询访搜剔,稽求采摭;迹今追古,溯流穷源,有得

  • 四念处

    四卷。隋代智撰。智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文疏》条。此书依涅槃经四门,即生门,生不生门,不生生门,不生不生门。立藏通别圆四教。依四教述四念处义。每义各立一卷,共四卷。每卷开列三章,即一大意,二五停心

  • 尚书辑录纂注

    六卷。元董鼎(生卒年不详)撰。鼎字季亨,别号深山,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宋末元初经学家。仕履及主要事迹均不详。鼎私淑黄干、董铢,黄、董皆朱熹门人,故其自序称“得朱子再传”,其学宗主朱熹。《尚书辑录纂注

  • 尚书解四书

    一卷。清范士增(详见《周易解四书》)撰。是书以《尚书》解四书,其合者,如“及其使人也器之”,解为“无求备于一夫”;“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解为“检身如不及”;“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解为“惟刑之恤

  • 东野志

    四卷。吕兆祥撰、东野武订。吕兆祥,明末人,详见《宗圣志》;东野武,东野氏后人,生平事迹不详。《东野志》记载有关鲁国公族东野氏世谱,崇祀等事迹。据唐林宝《元和姓纂》载,周代鲁国始祖伯禽少子别为东野氏,东

  • 孔子世家补订

    一卷。清林春溥(详见《春秋经传比事》)撰。《史记·孔子世家》以《论语》、《春秋》三传、《国语》、《礼记·檀弓》、《孔子家语》、《晏子春秋》等书为依据编成,其间或有前后倒置、舛讹重复之处。林氏据有关资料

  • 唐乐曲谱

    一卷。宋高似孙撰。似孙字续古,淳熙进士,历官校书郎、知州,著有《子略》、《纬略》、《砚笺》等。此书内容为唐太宗、高宗、代宗、德宗、文宗、武宗等朝所制乐曲。列出名目,并注明制作始末。其内容与郑樵《通志》

  • 三国志补注

    六卷。附《诸史然疑》一卷。清杭世骏撰。杭世骏,仁和(今浙江钱塘县)人。字大宗,号董浦,雍正年间举人,乾隆初年间召试鸿博,授为编修,校勘武英殿十三经、二十四史,纂修《三礼义疏》。后又自号秦亭老民。他博闻

  • 续吴先贤赞

    十五卷。明刘凤(生卒不详)撰。刘凤,字子威,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官至河南按察使佥事。《续吴先贤赞》收明代吴地先贤,各为之作论赞。六卷以前不分门类,序中称“节义”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