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章氏遗书

章氏遗书

三十卷。《外编》十八卷。《补遗》一卷。《附录》一卷。《校记》一卷。清章学诚(1738-1801)撰。章学诚字实斋,号少岩。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清代史学家、思想家。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官国子监典籍。章学诚一生家境贫困,因此,早年依就朱筠,晚年依就毕沅。先后主讲于定州定武书院、保定莲池书院、归德文正书院等,并为南北方志馆主修方志。在哲学上,他认为,道是事物之客观规律,“求道”应根据事物实际考察。在史学上,认为“六经皆史”。主张治经以考证史料与发挥义理相结合,把治理引向治史。在学风上,主张治学思想应与新时代同步。论文,反对泥古,批判了当时桐城派流弊。所著《文史通义》几与唐刘知几的《史通》并称史学理论名著;所著《史籍考》,拟尽收史籍目凡例、总目达三百二十五卷,但书未成。曾主编《湖北通志》。现存遗稿数十篇,可推知其省志框架。另著有《戴重事录》、《实斋文集》等。《章氏遗书》前六卷为《文史通义》内篇,卷七至卷九为《文史通义》外篇。内篇包括从易书诗礼开始,通义经解、继尔原道、原学、博约、言公、史德、史释、史注、天喻和师说等;外篇除史学论述之外,尚包括例议、撰著、书后、篇后、赠答、论书、家书、杂说等。卷十至十二为《校雠通义》内篇;卷十三为《校雠通义》外篇,其内容包括九篇校雠学理论论述外,尚有九篇关于《汉志》校雠文章和二十一篇书后叙例;卷十四至卷十五为《方志略例》,内容包括九篇纂修方志理论文章、十一篇方志序文,志后和亳州天门等县志例议;卷十六至卷二十三为《文集》,内容包括公祠记、祠堂碑、洪山寺碑、公墓碑、墓志铭、墓表、家传、别传、列传、祭文、题记、题辞等;卷二十四至卷二十七为《湖北通志检存稿》。内容包括《湖北通志》之序文、凡例、目录、叙例和传记等。卷二十八至二十九为《外集》,内容为前者之补遗;卷三十为《湖北通志未成稿》,内容包括理学、文苑、忠义、孝友、孝义、艺术、烈女、仙释八篇文稿。《章氏遗书外篇》包括《信摭》、《乙卯杂记》、《丙辰杂记》、《知非日札》、《阅书随杂》各一卷,《永清县志》十卷,和州志三卷。另有《补遗》、《校记》、《附录》各一卷,列于书末。此书现存为十七种本(足本),另有七种本、三种本、三种本、二种本和单刻本。此书有民国十一年(1922)吴兴刘氏嘉业堂刻本、民国二十五年(1936)商务印书馆排印本和1982年北京文物出版社刻本行世。

猜你喜欢

  • 项氏家说

    十卷,《附录》二卷。南宋项安世(?-1208)撰。项安世字平父,江陵(今属湖北)人。淳熙进士,历任校书郎、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著有《周易玩辞》、《平安悔稿》等书。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记载,庆元中(

  • 儒言

    一卷。北宋晁说之(1059-1129)撰。晁说之字以道,济州钜野(今属山东)人。少慕司马光之为人。光晚号迂叟,说之因自号景迂生。官至试中书舍人,兼东宫詹事。说之淹贯群书,著作繁富。有《景迂生集》,晁公

  • 求阙斋读书录

    十卷。清代曾国藩(1824-1890)撰。曾国藩字涤生,湖南湘乡人。道光进士,著有《曾文正公全集》。此书是作者的读书札记。作者读书时,常随笔在卷上做笔记,有时也记在日记上,光绪年间学者王定安整理作者笔

  • 左国异同考

    三卷。清宗彝撰。该书对《左传》、《国语》二书记事的异同详加考证,加以罗列。该书为原稿本,卷首有民国元年(1912)作者自序。

  • 周易引经通释

    十卷。清李钧简撰。钧简字秉和,湖北黄冈人,乾隆进士,官至卿贰。作者以为《易》为五经之原,论语学易章后,继言诗书执礼,故依通行注疏之顺序,博采书、诗、三礼、三传、论语、孟子、国语、大戴记、尔雅、逸周书、

  • 唐律文明法会要录

    一卷。无名氏撰。书前原有序,但没有署名。书后有沈侃所作的序,署有他的字为和卿,官名为陵州同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陵州始设于元,则元人作也。”无名氏可能也是元代人。书中记录一些无关紧要的法律内容

  • 新著国语文法

    黎锦熙(1890-1978)撰。锦熙字劭西,湖南湘潭人。1911年毕业于湖南优级师范学堂,曾任长沙报馆总编辑,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教员,北京女子师大、北京大学、西北联大、西北师院、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以及重要

  • 上林县志

    ①二卷,清张邵振纂修。张绍振,字惕斋,河南辉县人。岁贡,康熙四十年(1701)任上林知县。旧志修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县令王载南,其书今不易得见。此编知县张邵振康熙间纂修,志成于康熙四十四年(1

  • 重修扬州府志

    七十二卷,首一卷。清阿克当阿修,姚文田、江藩等纂。阿克当阿,字厚庵,满洲正白旗人。官内务府护军统军,兼管三山(今江苏南京西南长江东岸地区)事务,督理两淮盐政,嘉庆十三年任两淮巡盐御史。曾监刊钦定《全唐

  • 学津讨原

    二十集,一百七十三种,一千零四十八卷。清张海鹏编辑。张海鹏字若云,号子瑜,江苏昭文(今江苏常熟)人。诸生出身,好藏书,治经之暇,以刊刻古书为己任。刊有《学津讨原》、《墨海金壶》、《借月山房汇钞》等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