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筹算

筹算

二卷。清梅文鼎(详见《历算全书》)撰。这是一部介绍西洋纳皮尔算筹用法的专著,写于1678年。初稿为七卷,梅珏成在编辑《梅氏丛书辑要》时精简为二卷。原术为直筹横写,为了与西方笔算横式书写相适应,《筹算》则改为横筹直写,这相应于梅氏改进的笔算竖写形式,并将纳皮尔算筹的斜格改为半圆形格,更为明了。《筹算》卷一讨论了用他改进后的算筹进行乘除的方法。乘除共用筹十个,依次称第一筹、第二筹、……第九筹,另有一空位筹。书中有一张筹式图说明这十个筹的内容。例如75×564=42300,则取五、六、四筹(564),又对准行数后取第五行、第七行两数2820、39480相加即得。除法亦用这十个筹进行,只须议定商数的各位数字,从被除数内逐步减去。《筹算》卷二讨论了开平方、开带从平方、开立方、开带从立方的用筹方法。在开平方、开立方时,须用到表示从1到9的平方数和立方数的两支算筹。值得注意的是梅文鼎在讨论筹算开带纵立方之前,首先讨论了开带纵立方的分类,他说:“泰西家说勾股开方甚详,然未有带纵之术。《同文算指》……于立方带纵终缺然也。程汝思《统宗》所载,又皆两纵之相同者。……兹因筹算,稍以鄙意完其缺。”故梅文鼎将其分为三类:带一纵,带两纵相同,带两纵不同,其分别相当于三类方程:x2(x+a)=V,x(x+a)2=V,x(x+a)(x+b)=V,其中a,b,V>0。再用筹算求解这三类三次方程的正根。这是宋元的数学失传后梅文鼎对三次方程理论的贡献。这一分类后被编入《数理精蕴》称为开带纵立方,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开带纵和数立方。经梅文鼎改进后的算筹被称为中国式的纳皮尔筹,它对后来制造的手摇计算机有一定的影响。《筹算》七卷本的版本有康熙年金陵刊本;李光地上谷刊本;《梅氏历算全书》本;《中西算学汇通》本;两卷本为《梅氏丛书辑要》本,在北京图书馆、北大图书馆、浙江图书馆等处多有收藏。另外在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藏有1887年陕西求友斋的三卷刊本和一个手抄本,该抄本前有《筹算入门》一卷(未著撰人)。

猜你喜欢

  • 性理钞

    二十卷。明杨道会(生卒年不详)撰。杨道会字惟宗,晋江(今属福建)人。隆庆二年(1568)中进士。官至湖广左布政使。此书取《性理大全》删节繁冗而成。书前有万历十六年(1588)王道显所撰的《序》,称其更

  • 律吕新书分注图纂

    十三卷。明许珍(生卒年不详)撰。许珍字时聘,号静庵,天长(今属安徽)人。该书卷首有叶良佩的序言。是书认为蔡元定的《律吕新书》分前后二卷,前为《律吕本原》,后为《证辨》,前后隔绝,不便于初学者,于是以后

  • 四书镜

    十九卷。清程天霖撰。天霖字济安,安徽新安(今河南新安)人。是书首有王康佐序及程天霖自序。自序称“大全精言,其理过于深奥;体注备旨,其词近于繁冗,均无当于初学,因纂是编”,是书大旨对义理口气反复推求,而

  • 安序堂文钞

    二十卷。清毛际可(1633-1708)撰。毛际可字会侯,号鹤舫,遂安(浙江省金华市)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授河南彰德府推官,后历任固城、详府等知县。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不第,

  • 嗜退庵语存

    十卷。清严有谷(生卒年不详)撰。严有谷字既方,归安(今浙江省吴兴县)人。《嗜退庵语存》是严有谷的一部杂纂之作,此书主要内容撰述作者晚年结庵东隅,颜曰嗜退,结识古名儒硕,辅以嘉言懿行,阴阳图纬,兵农礼乐

  • 东方兵事纪略

    五卷。清姚锡光(1856-?)撰。姚锡光,江苏丹徒人,字石泉,清末拔贡。先后入李鸿章、张之洞、李秉衡幕,累保道员。宣统二年(1910年),曾迁至陆军部右侍郎。1916年,任参政院参政,1923年,授将

  • 删定郝氏尔雅义疏

    二十卷。清郝懿行撰,清王念孙删定。学海堂所刊之《尔雅义疏》相传为王氏删定之本。郝氏之孙联荪、联薇,于同治间重新刊刻严鹤山藏本,该本疏语多于阮元刻本,遂以为足本,而以阮刻为删定之本。罗振玉刊有《王氏尔雅

  • 周礼疑义

    十九卷。清吴廷华(1682-1755)撰。廷华字仲林,一作中林,号东壁,康熙五十三年(1714)举人,官至福建海防同知。是书原为四十四卷,乃吴氏《三礼疑义》之第一部,今缺四至二十八卷。其体例首列经文,

  • 万寿仙书

    四卷。清曹无极(生卒年不详)编撰。曹无极,字若水,金坛(今属江苏省金坛县)人。编撰有《万寿仙书》四卷。此书裒辑调息导引之法,又采入崔子玉《座右铭》、范尧夫《布衾铭》。此书强调守静默、寡嗜欲为黄老养生之

  • 亘史抄

    明潘之恒(生卒年不详)撰。本书在《明史·艺文志》中记载为九十一卷。书前有顾起元序云:内纪内篇以内之,而忠孝节义、懿行名言之要举。外纪外篇以外之,而豪杰奇伟、技术艳异、山川名胜之事彰。杂纪杂篇以杂之,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