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

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

三卷。元李道谦(1219-1296)撰,附终南山说经台历代仙真碑记 一卷。元朱象先(生卒年不详)编撰。李道谦,全真道士,字和甫,号天乐道人,赐号玄明文靖长乐真人,夷山(今属河南开封)人,二十四岁时拜全真道士于志道为师,深受器重,居于终南山重阳宫五十余年,提点陕西、四川、等地道教。撰有《七真年谱》、《甘水仙源录》、《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筠溪集》等。朱象先,号一虚子,元道士,传说于至元己卯年(1279),朱象先曾往礼终南全真祖庭,至楼观台,据北周精思法师韦节撰、唐尹文操所续的《楼观先师传》(即《楼观先师内传》已亡佚),节录而编《终南山说经台历代真仙碑记》一卷、《古楼观紫云衍庆集》三卷。传说终南山楼观为尹喜故居,老子曾在楼观台讲述《道德经》,所以道士李道谦称祖庭,朱象先称说经台。李道谦所撰《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先述白玉蟾遇仙人经过及出家与王重阳、李灵阳三人结茅为庵同处于刘蒋村数年,“心地圆通,大得其妙”,又及白玉蟾预知马丹阳、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皆为全真弟子)四仙前来等事,再述李灵阳等全真教三十七人传记。其书所述,虽未免荒诞之语,然其所记全真教诸人事迹颇详,为后世研究全真教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史料。书后所附朱象先《终南山说经台历代真仙碑记》,是朱象先据《楼观先师传》节录尹轨、杜冲、王子年、梁谌、梁筌等三十人,又增入关尹喜、尹文操、尹志平、李志柔、韦节等五人;共三十五人,各为一小传,传后各作一赞而成。书中所记有汉以前人物事迹,多出于神仙传记或传说,今多已鲜见,也实为研究道教史的重要史料。此书《道藏》本后,接有朱象先《古楼观紫云衍庆集》,其内叙述古楼观的由来及历朝修建改名等事,述及关尹子结草为楼、观星望气,故名楼观之说。此书内容与《终南山说经台历代真仙碑记》的内容很有关联,所以《道藏》本将此书紧列于《终南山说经台历代真仙碑记》之后。《四库提要》所据之本未及此书实是遗憾。现存明《道藏》本、《重刊道藏辑要》本,清《四库提要》据两淮盐政采进本著录于道家类存目。

猜你喜欢

  • 性理大全

    见《性理大全书》。

  • 词林韵释

    见“菉斐轩词林要韵”。

  • 宋乐类编

    一卷。清汪汲撰。汲字葵田,山东海阳人。博览群书,生平所著凡十余种,有《事物原会》、《十三经纪字》、《词名集解》等,合称《古愚丛书》。此《宋乐类编》即汇集宋代乐曲之作。概录自《宋史·乐志》,有宋太宗所制

  • 朔州志

    十二卷。清汪嗣圣修,王霭纂。汪嗣圣,湖北江陵人,康熙五十七年(1718)进士,雍正三年(1725)任朔州知州。王霭详见雍正《朔平府志》。志创修于明弘治年间州守李邦直,嘉靖、万历两朝皆有增修,惜版籍久已

  • 潼川府志

    十二卷首一卷,清张松孙纂修。张松孙,长洲人,曾任潼川府知府。考潼川,晋属梓潼郡,刘宋为新城郡,梁曰新州,隋为梓州,宋为梓州路,重和元年,改潼州府。明洪武九年(1376),降府为州。清雍正十二年(173

  • 疏影轩遗草

    二卷。清何玉瑛撰。何玉瑛,字梅邻,生卒年不详。福建闽侯人,晋州知州何崇之女,郑楠之妻。此书有嘉庆十七年壬申(1812)睫巢书屋刊本,民国初年,郑氏以活字排印,前有汪廷珍、黄世发所作序、行状及《左海诗话

  • 小鸣稿

    十卷。明朱诚泳(?-1496)撰。朱诚泳,号宾竹道人,明太祖五世孙。生年不详,弘治元年(1488)袭封秦王。性孝友恭谨,尝铭冠服以自警,建正学书院,又旁建小学,择军校子弟之秀慧者延师教之,卒谥简。著有

  • 太极图分解

    一卷。不著撰人。天一阁书目作罗鹤撰,但书有自称“鹗曰”之言,则其名鹗非名鹤。《江西通志》载,罗鹗,宜黄人,嘉靖辛酉举人,官至思南府同知。当即其人。该书列周敦颐《太极图说》与朱熹之注,而申陆九渊之说以驳

  • 东瓯诗集

    七卷。《补遗》一卷续集八卷。明赵谏编。赵谏字士忠,浙江温州人。生卒年不详。本书前,有成化间乐清蔡璞辑温州一郡之诗,自王十朋以下为七卷,又补遗一卷。赵谏以其去取为未善,乃因蔡本而增损之,温州知府赵淮序而

  • 御定历代题画诗类

    一百二十卷。清陈邦彦(生卒年不详)奉敕编纂。陈邦彦,字世南,号春晖。陈元龙从子,浙江海宁人,康熙时人,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工小楷,著有《乌衣香牒》、《春驹小谱》。此书又称《历代题画诗类》,这是一部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