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经典释文补续略例

经典释文补续略例

一卷。汪远孙(1789-1835)撰。汪远孙字久也,号小米、借闲漫士。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经学家。据《清史列传》记载:“嘉庆二十一年(1816)举人,官内阁中书。”家中有著名的藏书楼“振绮楼”濒西湖。曾与里中耆彦结“东轩吟社”。汪以为经学乃“根柢之学”,排日读《十三经注疏》,把心得辑为考异。于《国语》功夫尤深,尝辑贾逵、虞翻、唐固之说,附以王肃、孔晁两家,撰《三君注辑存》四卷;于韦氏《注解》伪者驳之,缺义者补之,辞意有未昭晰者详说之,搜辑旧闻,博求通语,为《国语发正》二十一卷;以公序本以及他书校“明道本”,为《国语考异》四卷。又曾与嘉兴钱泰吉为校史之约,校《汉书地理志》二卷。陈奂游杭州,与汪友善。汪临终遗书嘱陈,为其编定所著书,陈阅数年才编讫。著作有:《三家诗考证》、《世本集证》、《借闲生诗》三卷、《词》一卷。还有《借闲随笔》一卷,《辽史纪年表》一卷,《西辽纪年表》一卷,《振绮堂遗书》等。《经典释文补续略例》为其弟迈孙所辑。先是远孙欲就卢文弨刻本《经典释文》,拟撰补续,未及就章仙逝。只存条目,大约摘自陆德明以前之书,而释文未及摘采或摘采不尽的,至唐人则择善而从,在宋人书中,有摘采汉儒音训者,也不遗弃。又认为此书自周显德、宋建隆、开宝、咸平、景德,递经修改失真,当悉据丁度《集韵》、贾昌朝《群经音辨》补入。拟续条目,大约认为陆氏书止录于梁陈,而从唐末迄明,亦不可缺。并且减去老庄加入孟子,别出《大学》、《中庸》,唯《易》、《诗》、《论》、《孟》《大学》、《中庸》、《孝经》都以朱子为注。《书》用蔡氏,《礼》用陈氏,《仪礼》用朱子、黄氏。《春秋》、《周官》、《尔雅》仍依旧原书而附以各家之说。其拟补者,又有更定条目,无大差别,末尾附应摘引书目,并且载汪远孙与陈扶雅、严厚民往复商榷诸手札。迈孙在其书后作有《跋》语。收入宣统刊本《振绮堂丛书》。

猜你喜欢

  • 黄帝九章算法细草

    九卷,朱贾宪(生卒年不可考)撰。《宋史·艺文志》载贾宪撰《黄帝九章算法》九卷,今已夫传。与贾宪同时期王洙(997-1057)说:“近世司天算楚衍为首,既老昏,有弟子贾宪、朱吉著名。宪今为左班殿直,告隶

  • 仪礼释宫

    三十卷。宋李如圭撰。李如圭生平事迹详见《仪礼集释》。古代宫室,都有定制,《仪礼》时其载述颇详,然而随时代变迁,宫室定制各不相同,后世阅读《仪礼》亦不尽知古时登降之节、进退之序,故有考古礼者不明于古人宫

  • 说文发疑

    六卷。清张行孚(生卒年不详)撰。行孚字子中,号乳伯,安吉(今属浙江)人。同治庚午(1870年)举人,官两淮盐运大使。精于音韵和《说文》之学,著作尚有《说文楬原》、《说文审音》、《古韵十二部表》、《汲古

  • 东畬集

    十四卷。明钱琦撰。生平详见《钱子测语》二卷辞目。此书为钱琦之子所编,共十四卷。《四库全书总目》评其集说:“其文如申请设县事宜以及论御寇、劝捕蝗诸作,皆能留心事务。诗则气味和粹,而警策者稀。陆师道称其七

  • 通鉴辑览

    即《御批通鉴辑览》。

  • 拙庵集

    九卷。明杜(生卒年不详,约为元末明初)撰。杜字致道。山西壶关人。元末举河东乡试第一,授高平教谕,迁台州学正。洪武中征为四辅官,以老病辞归。此编共诗六卷,杂文三卷,末以诸家赠诗及传略、行状为附录。诗文按

  • 六经奥论

    六卷。旧题宋郑樵(详见《通志》)撰,清以来学者多不赞同。有人认为此书实吕祖谦(详见《古周易》)撰,明中叶以后有好事者刊其书,题郑樵撰,借重其名以行其书(胡玉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有人认为题郑樵

  • 金粟斋遗集

    八卷。清蒯光典(1857-1910)撰。蒯光典,字理卿,一字季逑,又自号金粟道人,蒯德模之子。安徽合肥人。以进士入翰林,改官道负,督鹾淮南,擢京堂,出为欧洲留学生监督。光典自幼聪慧,有神童之誉,博览群

  • 嘉鱼县志

    ①三卷,明莫震修,孙允恭纂。莫震,字震威,吴江县人,正统六年(1441)进士,官嘉鱼知县,后升福建正平府同知。县志于明洪武、永乐中奉文修纂,图志期限紧迫,难免遗漏。正统元年(1436),教谕卢陵、刘池

  • 晓瀛遗稿

    二卷。清蒋继伯(生卒年不详)著。蒋继伯,号晓瀛,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约道光、咸丰间人,工诗文。死于太平军战争。是集为蒋继伯手定,凡二卷。蒋氏自幼好诗,然往往遗失。至咸丰四年(1854)始搜罗其稿辑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