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经籍纂诂

经籍纂诂

一百六卷。清阮元撰。阮元(1764-1849)字伯元,一字伯梁,号芸台,又号雷塘庵主,江苏仪征县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进士,历官湖广、两广、云贵总督,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傅,卒谥文达。生平热衷兴办教育、提倡学术,创立杭州诂经精舍、广州学海堂。精文字训诂,旁及金石、天文、历算、舆地之学。著《四库未收书目提要》、《学海堂经解》等书。校刻《十三经注疏》,著《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汇刻《清经解》等。《经籍纂诂》乃阮芸台于乾隆乙卯年(1795年)督学浙江时,遴选两浙通经文士几十人,由阮氏手定凡例,诸人分书编辑,臧镛堂、礼堂兄弟总纂其事,凡历二年,于嘉庆三年(1798年)完成付刻。后又完成“补遗”,今通行本已将“补遗”析附每字之末。我国训诂著作虽多,在清以前尚无汇古人训诂为一书者,《经典释文》虽近之,但陆氏本为随文注释,并非专意搜罗。阮氏之书则专意“网罗前训,征引群书”,遂成此训诂总汇。《经籍纂诂》编次文字,依照《佩文韵府》办法,按平水韵一百零六韵系字,每韵为一卷。归字以《佩文韵府》为主,《佩文韵府》未载之字,则据《广韵》补录,《广韵》未载之字则据《集韵》补录。一字数音,则各审其反切,归入各韵。单纯复音词,归入第一字之韵,如“崔嵬”,按“崔”字音归入灰韵。每字之下汇集唐代以前诸家故训,其次序是先本义本训,如一东:同,合也;隆,高也。或存声训,如一东:东,动也;风,氾也。次列引申义,或展转相训者,以及假借之义;名物象数则又次之。其训诂繁多,名物丛集者,先后之次略依《尔雅》十九篇之目。各义项之下,皆注明出处。义项与义项之间以圆圈隔开。所引故训,皆照录原文,不增减改易。所引群书,按经、史、子、集的顺序排列。经部书复仿《经典释文》之次,按《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孝经》、《论语》的次序排列;《尔雅》为训诂之祖,举而冠诸《方言》、《广雅》之前;《孟子》列于荀卿、扬雄之上,以示尊崇。所引两汉碑碣及古人名字,则放在最后。是书体例谨严,搜辑宏富,大抵唐以前训诂俱己备载无遗,故“展一韵而众字毕备,检一字而诸训皆存,寻一训而原书可识,所谓握六艺之钤键,廓九流之潭奥者矣。”(王引之序)是书于诸词诂解,虽无创新,但于检索故训,是一部非常实用方便的工具书。“是编出而穷经之士,焯然有所遵循,乡壁虚造之辈,不得腾其说以炫世矣”(《郑堂读书记补逸》)。然“此书采辑杂出众手,传写亦己数过,讹舛之处或亦不免。凡取用者,宜检查原书以期确实。至于遗漏谅亦不少”(《凡例》)。后来虽然续编了“补遗”,但仍有不少遗漏,讹舛亦有之,如微韵“几”字下漏引《后汉书·陈宠传》注“几者事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一条;文韵“军”字下漏引《左传·宣公十二年》“无日不讨军实而申儆之”注:“军实,军器”一条。支韵“为”字下引《左传·成公十年》“秦伯使医缓为之”注:“为犹治也”,“十年”误为“十六年”。震韵“讯”字下引《左传·文公十七年》“郑子家使执讯而与之书”注,既误删“郑子家使”四字,又误“十七年”为十二年。是书有扬州原刻本、江宁局本,常见的是清末上海文瑞楼等的影印本和1936年世界书局的影印本。近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及成都古籍书店均有新印本,各附目录索引,部分弥补了原编检字之难。1982年中华书局精装影印本,又增同字异体表。

猜你喜欢

  • 吟香室诗草

    二卷。《续刻》一卷。清杨蕴辉(生卒年不详)撰。杨蕴辉,字静贞,金匮(今江苏无锡)人。在王缙序中题系出名门,为梁溪杨罗裳先生女孙,幼承家学工诗善画。是书有谢章铤、许振祎、廖廷相、潘衍桐、王缙、张百熙之序

  • 易例辑略

    一卷。清庞大堃著。庞大堃字子方,又字厚甫。常熟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举人,官国子监学录。著有《形声辑略备考》、《古音辑略备考》、《唐韵辑略》等书。庞氏研究周易,主要遵崇惠栋、张惠言的学说。本书分

  • 周易通论

    四卷。清李光地撰。李光地字晋卿,号厚庵,福建安溪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谥号文贞。此书综论易理,各自成篇。一卷、二卷发明上经、下经大旨。三卷和四卷则发明《系辞》、《说卦》、《序

  • 复古编

    二卷。宋张有(1054~?)撰。张有字谦中,湖州(今浙江吴兴县)人,张先之孙。终身不仕,出家为道士。自幼攻小篆,笔法甚古。是书成于政和三年(1113),所谓“复古”者,即复归小篆,以正字体。略仿颜元孙

  • 春明退朝录

    三卷。北宋宋敏求(1019-1079)撰。宋敏求字次道,赵州平棘(今河北赵县)人。宝元二年(1039)召试学士院,赐进士及第。历任馆阁校勘、史馆修撰官、龙图阁直学士等。熙宁元年(1068)以知制诰贬知

  • 仁和县志

    十四卷。沈朝宣纂。沈朝宣,字三吾,仁和(今杭州)人,在涿州任教谕,后被推荐作江陵县令。《仁和县志》嘉靖二十八年修,抄本。共十四卷,分:封畛、桥梁、山川、公署、风土、学校、水利、恤政、坛庙、名宦、科贡、

  • 蒋道林文粹

    九卷。明蒋信(1483-1559)撰。将信生平见《道林诸集》辞目。是集为其门人姚学闵所编。其文不事华藻,惟直抒胸臆,期于明畅而止。信尝从王守仁于龙场驿,后又从湛若水游,所重惟在于讲学。该集为四库全书本

  • 禹贡谱

    二卷。王澍(1668-1739)撰。澍字篛林,又作若林、若霖,号虚舟,自署二泉寓客。金坛(今属江苏省)人。清代学者。康熙五十一年(1712)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仕纂修官。历官给事中,累迁吏部员外郎

  • 孔子论语年谱

    一卷。旧题元程复心撰,实即明人谭贞默所作,而“伪题元人之名”(李遇孙、谢巍语。见谢巍《中国历代人物年谱考录》正编第一卷)。该书是将《论语》各章分隶于孔子年谱之内,而又杂采《左传》诸书附会之。事多牵合。

  • 毛诗周韵诵法

    十卷。清汪灼(生卒年不详)撰。灼字渔村,安徽歙(今安徽省歙县)人。生平事迹无考。是书自序云:古今多韵书,名为韵,实为类音。凡字一出顿住曰音,字终而音袅袅有所归曰韵,故周德清《中原十九韵》可称说诗韵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