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聚学轩丛书

聚学轩丛书

五集,六十种,二百五十一卷。清刘世珩编。刘世珩字聚卿,贵池(今安徽省贵池县)人,生卒年不详。喜流传古籍,刊刻丛书。曾刻有《聚学轩丛书》八种、《继盦丛刻》九种、《两间书屋丛钞》十五种,《玉海堂景宋丛书》等,后合各丛书,统名为《聚学轩丛书》六十种。丛书所收多为清儒戴震、卢文弨、严可均、姚配中等著名学者著作,或为传钞手稿本,已为世所罕有。书前有缪荃孙、范当世、顾云序,刘世珩自撰缘起、丛书提要。在近代所刻丛书中,体例最为完善,选择亦精。有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贵池刘氏刻本。1982年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出版十一函一百二十册影印本。

猜你喜欢

  • 塞程别记

    一卷。清余宷撰。余宷字同野,山阴(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本书记载从北京出古北口至喀尔伦一千五百余里间各地风土、气侯、山川、草木之事。为研究清初地理较为有用的参考资料。有《昭代丛书》本、《小方壶斋舆

  • 洱海丛谈

    一卷。同揆撰。同撰为云南大理府文珠寺僧,称轮庵道人。同揆俗姓文氏,名果,字园公。长洲人。少为诸生,善诗文、笔札,工书画。康熙二十年(1681)同揆随军至大理。康熙二十五年(1686)冬,离云南返回长洲

  • 丧服郑氏学

    十六卷。张锡恭撰,锡恭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江苏娄县(今上海市松江)人。是书专门解释《仪礼丧服》,因而,对士冠昏等礼都没有涉及。张氏著书大旨,见于卷一前面《郑目录》下,天子以下死而相衣服年月亲疏隆杀之礼一

  • 说文谐声谱

    九卷。清张成孙(生卒年不详)撰。成孙字彦惟,武进(今属江苏)人,张惠言之子。是书本惠言手创,书未成而惠言卒,成孙承其父业补撰而成。参见《谐声谱》。原书五十卷,今本九卷,乃是由龙启瑞所节录者。启瑞子继栋

  • 诗经解四书

    一卷。清范士增(详见《周易解四书》)撰。是卷以《诗经》解四书,其合者,如“行不由径”,解为“遵大路兮”;“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解为“小子有造”;“南容三复白圭”,解为“慎尔言也”;“子生三

  • 问花楼诗集

    一卷。《闺中小草》一卷。清许权撰。许权,生卒年不详,字宜瑛,江西九江人,诸生许震皇之女,进士崔谟之妻。清代画家,诗人。自幼聪颖,七岁能作《玩月诗》,以此出名。善画白描人物,工刺绣。以不得于翁姑,自经死

  • 月河所闻集

    一卷。宋莫君陈撰。生卒年不详。莫君陈,湖州(今浙江)人。生平仕履情况不详。书中称授知婺州朝辞,有札子权刑部郎中,则曾以朝官典郡。其书所记皆当时杂事,篇数极少,而且缮写错误和脱漏之处较多,无法卒读。《四

  • 月河精舍丛钞

    五种,四十七卷。清丁宝书编。丁宝书字葆书,归安(今浙江吴兴)人。生卒年不详。丛书选书比较认真,所收五种都是颇有价值的著作。许正绶《安定言行录》二卷由于战乱,已散乱零落,丁宝书反复辑校,才最后编定。《风

  • 重订广温热论

    见《广温疫论》。

  • 舟觏杂剧

    一卷。一折。清李慈铭(1830-1894)撰。李慈铭生平详见《白华绛柎阁诗集》(辞目)。此剧系《桃花圣解乐府》二种之一。作于咸丰十年(1860),取材于唐人小说《支生传》,而将原小说之男主人公支生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