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堂十戒
一卷。清方象瑛(生卒年不详)撰。象瑛字渭仁,遂安(今浙江淳安)人。康熙进士,著有《远山净赋》、《使松斋集》、《封长白山记》、《松窗笔乘》。是书乃象瑛广采先儒说论,并参杂自己的观点,对世人进行教诲,训释。版本有清康熙年间新安张氏霞举堂《檀几丛书》本,清宣统至民国间上海国学扶轮社《古今说部丛书》本。
一卷。清方象瑛(生卒年不详)撰。象瑛字渭仁,遂安(今浙江淳安)人。康熙进士,著有《远山净赋》、《使松斋集》、《封长白山记》、《松窗笔乘》。是书乃象瑛广采先儒说论,并参杂自己的观点,对世人进行教诲,训释。版本有清康熙年间新安张氏霞举堂《檀几丛书》本,清宣统至民国间上海国学扶轮社《古今说部丛书》本。
十二卷。清周春(1729-1815)撰。周春字芚兮,号松霭,晚号黍谷居士,浙江海宁(今海宁县)人。乾隆甲戌进士,官广西岑溪知县,在任期间,革除陋规,全不扰民,有古循吏之风,因忧离职。归家三十余年,潜心
一卷。清丛秉肃(详见《大学顺讲》)撰。是书都依《章句》,循文敷衍,不参他说,也别无申发阐明,与所著《大学顺讲》相同。《中庸》三十三章,与《大学》相比,较为散碎。秉肃条分缕析,穿成一线,颇为用心。然是书
一卷。清范泰衡撰。是书本遵汉儒,义从宋贤,参以已见,分节陈说,推陈出新。如说“格致”,木长为格,则本末贯,贯观其达;木各为格,则本末分,分观其到。又如说“致”,《春秋》曰“致女”,致是“往”的意思;《
一卷。清谭吉璁(详见《延绥镇志》)撰。武举,乃我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度中专为选拔武官而设的科目,始于唐代,后历朝皆因之,不定期举行,至明代中期始定武乡试、武会试之制,清代沿袭,考试科目分外场和内场,分别为
一卷。清焦循撰。焦循(1763-1820)字理堂,江苏甘泉(今江苏江都县)人。清代著名学者,于经、史、历、算、训诂、音韵均有深究。嘉庆六年(1801年)举人,未赴礼部试。闭门读书著述,所撰甚丰,《孟子
五十四卷。清官梦仁(生卒年不详)撰。宫梦仁字定山,泰州(今江苏扬州)人。康熙年间进士。官至福建巡抚。康熙四十六年,清康熙帝南巡,正赶上宫梦仁罢官乡里,以此书奏呈御览。御旨刊行,贮于内府。本书分天、地、
一卷。《续钞》一卷。清范淑撰。范淑,生卒年不详,字性宜,又号菊农,江西德化人,范正衍之长女。清代诗人。未嫁而亡。此书是范淑其侄女范履福光绪十七年(1891)冬天刻于良乡县官廨。与其兄范元亨所著《问园集
一卷。清毛先舒撰。毛氏生平著述,见“声韵丛说”。是编杂论古韵,设客问七则以畅其说。其论“东”“冬”之分,谓有唇舌之别。以唇辨之,则东部一韵多开唇出声者也;冬部一韵多撮唇出声者也。以舌辨之,则东德翁反,
五卷。明吴元满撰。参见《六书正义》。此书与其《六书正义》一样,也分数位、天文、地理、人伦、身体、饮食、衣服、宫室、器用、鸟兽、虫鱼、草木12门,因袭戴侗、杨桓的说法极力发挥之。所分部首,皆以象形为主,
一卷。撰者不详。此书为清林则徐(1785-1850)传记。则徐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历任江苏、陕西按察使,河南、湖北、江宁布政使,东河河道总督,江苏巡抚,湖广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