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

荡荡上帝。

下民之辟。

疾威上帝,

其命多辟。

天生烝民,

其命匪谌。

靡不有初,

鲜克有终。

文王曰咨,

咨女殷商。

曾是疆御?

曾是掊克?

曾是在位?

曾是在服?

天降滔德,

女兴是力。

文王曰咨,

咨女殷商。

而秉义类,

疆御多怼。

流言以对。

寇攘式内。

侯作侯祝,

靡届靡究。

文王曰咨,

咨女殷商。

女炰烋于中国。

敛怨以为德。

不明尔德,

时无背无侧。

尔德不明,

以无陪无卿。

文王曰咨,

咨女殷商。

无不湎尔以酒,

不义从式。

既衍尔止。

靡明靡晦。

式号式呼。

俾昼作夜。

文王曰咨,

咨女殷商。

如蜩如螗,

如沸如羹,

小大近丧,

人尚乎由行。

内奰于中国,

覃及鬼方。

文王曰咨,

咨女殷商。

匪上帝不时,

殷不用旧。

虽无老成人,

尚有典刑。

曾是莫听,

大命以倾。

文王曰咨,

咨女殷商。

人亦有言:

颠沛之揭,

枝叶未有害,

本实先拨。

殷鉴不远,

在夏后之世。

猜你喜欢

  • 开有益斋读书志

    六卷。续志 一卷。清朱绪曾撰。朱绪曾(约1796-1866),字述之,上元(今南京)人,目录学家。道光举人,官至知府。平生嗜好读书、藏书,常常撰其大意,作成题记,著作甚多,《开有益斋读书志》是其目录学

  • 中庸补释

    一卷。清张承华(详见《大学臆解》)撰。首有承华自序。其解释中庸二字,引《周礼》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乐德教国子;说中乃和祇,庸乃孝友。首章性、道、教并言,次章言中庸,为全书之目。第三章言道,第四章言教,

  • 溪田文集

    十一卷。《补遗》一卷。明马理(1474-1555)撰。马理字伯循,(一作伯原)陕西三原人。正德时举进士。官至光禄卿。马理少从王恕游,务为笃实之学。著有《周易赞义》。此集共文六卷,诗五卷。补遗一卷,有文

  • 枣林艺篑

    一卷。清谈迁(1594-1657)撰。谈迁原名以训,字若观,浙江海宁人。明诸生。入清后更名迁。所著多种,有《海昌外志》等。是编载曹溶所辑《学海类编》中,即谈迁《枣林杂俎》之一卷。所谈诗文,皆不出明人门

  • 洪武京城图志

    一卷。佚名撰,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礼部所修。明洪武时官书。此志分宫阙、城门、山川、坛庙、官署、学校、寺观、桥梁、街市、楼馆、仓库、厩牧、园圃十三类。为图六:京城山川、大祀坛、山川坛、庙宇、寺观,

  • 雍益集

    一卷。清王士祯(1634-1711)撰。王士祯生平详见《蚕尾集》(辞目)。是集均为康熙三十五年(1696)奉使祭告西岳、西镇、江渎途中所作。据集前其弟子盛符升序称,士祯曾自言“再使秦蜀,往返万里,得诗

  • 周易本义述蕴

    四卷。清朝姜兆锡撰。姜兆锡字上均,丹阳人。康熙二十九年(1690)举人。乾隆初年被推荐充任三礼馆纂修官。该书取名“述蕴”是因为取《通书》“圣人之精画卦以示,圣人之蕴因卦以发”之义。其大旨则严格遵守朱子

  • 沙县志

    十二卷,清林采修,周起泰等纂。林采,字梅庄,广西平乐人。康熙三十六年(1697)任沙县知县。周起泰,曾任沙县县丞。明嘉靖十五年邑令方绍魁新修。嘉靖二十四年邑令叶联芳又修。万历十九年邑令徐显臣复加纂辑。

  • 说文读若考

    八卷。近代叶德辉撰。参见《说文段注校三种》。此书将《说文》“读若”之字一一录出,加以考证,以发明古字通假之奥。所谓“读若”,包括“读如”、“读与某同”,是《说文》为字注音的术语。叶氏自序称:“一字之音

  • 甘泉仙源录

    见《甘水仙源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