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袁中郎集

袁中郎集

四十卷。明袁宏道(1568-1610)撰。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湖北公安人。少年之时即以诗文“有声乡里”。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累官至吏部主事、考功员外郎。著有《觞政》、《敝箧集》、《广陵集》等。是集为袁宏道诗文合集。凡四十卷。其中,文二十五卷,诗十五卷。系由陆之选编辑,于崇祯二年(1629)武林佩兰居刊行。包括《敝箧集》、《锦帆集》、《解脱集》、《瓶花斋集》、《萧碧堂集》等。袁宏道为公安派中坚人物。他反对诗文模拟古人,认为“秦汉而学《六经》,岂复有秦汉之文?盛唐而学汉魏,岂复有盛唐之诗?唯夫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各极其变。”故主张诗文应“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中流出,不肯下笔。”其诗文创作颇体现文学主张。其文取材广泛,富有生活情趣,有直抒胸臆的尺牍,有刻划人物的传记,有南山北水的游记,多笔调清新秀逸,颇见工力。即使是论说文,也往往笔带感情。其诗能“变板重为轻巧,变粉饰为本色”,清新自然,使人耳目一新。是集除佩兰居四十卷本之外,还有何伟然《梨云馆类定袁中郎全集》,凡二十四卷,万历四十五年(1617)金陵大业堂刊本;袁中道编《中郎先生全集》,凡二十三卷,万历四十七年徽州刊本;今人钱伯城以佩兰居四十卷为底本,参校其他版本,全部按年重编为《袁宏道集笺校》,凡五十五卷,附录三卷,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7月出版。

猜你喜欢

  • 石泉县志

    十卷,清赵德林修,张沆纂。赵德林字小山,华阴人,拔贡,曾任石泉县知县。张沉字槎仙,成都人,举人,石泉县训导。石泉县志,创修于康熙年间县令田邰茁,然仅十四页。县令林逢春续之,仍未成书。乾隆二十三年(17

  • 天镜

    一卷。无名氏撰。清马国翰(详见《玉函山房辑佚书》)辑。《隋书·经籍志》有《天镜》二卷,已佚。天镜是指见天象以验吉凶,所以《天镜》也属占验之书。《抱朴子·杂应篇》有论日月镜与四规镜。此二镜为不同种类的天

  • 乍浦备志

    三十六卷,首一卷。清邹璟撰 邹璟,字元培,号芷珊,乍浦人,著有《南园杂识》。《乍浦备志》道光八年(1828)刻本,全书三十六卷首一卷,分二十四门,为:卷一地图,卷二山水,卷三城池,卷四书院,卷五公署,

  • 清代进书表录存目

    一卷。清钱恂撰。钱恂(约1853-1923年),生平不详。曾编《天一阁书目》若干卷、《壬子文渊阁所存书目》五卷补目一卷等。该目集有清一代各类进书表一百余篇,按进书年序编排为目,颇有考证史事价值。如《进

  • 经史正音切韵指南

    一卷。元刘鉴编撰。简称《切韵指南》。刘鉴字士明,关中(今陕西一带)人。另著《经史动静字音》,未见传本。刘氏生平不详。据其自序,此书成于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年)。自序云:“仆于暇日,因其旧制,以成十

  • 东谷所见

    一卷。亦作《东谷随笔》。南宋李之彦(生卒年不详)撰。李之彦自号东谷,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其余仕履等事迹均不详。据书中《教导》一条,李之彦称“游湖海五十年,教公卿大夫之子孙屡矣,教寻常白屋之类亦多。”

  • 东槎纪略

    五卷。清姚莹撰。姚莹(1784-1852),字石甫,又字明叔,晚年号展和,安徽桐城人。道光十八年(1838年),任台湾道加按察使衔,组织军民抗击英军进攻台湾,受朝廷嘉奖,进秩二品,赐二品冠服。咸丰元年

  • 雕菰楼易学

    四十卷。清焦循撰。循字理堂,一字里堂,晚号里堂老人,世居江都黄珏桥,分县为甘泉(今江苏扬州)人,嘉庆举人。一生著述颇多,于《易》学有《易通释》二十卷、《易图略》八卷、《易章句》十二卷、《周易补疏》二卷

  • 吕子校补献疑

    一卷。清蔡云(生卒年不详)撰。云辑有《月令章句》,已著录。此书为其读梁玉绳《吕子校补》时而补正的。全书虽仅十一条,但颇为精确。其中有的改订校补误字者,有补正其论的。如其改正校补误字两条:一为大夫种楚之

  • 养一斋诗话

    十卷。清潘德舆(1785-1839)撰。潘德舆,字彦辅,号四农。山阳(今江苏淮安)人。道光八年(1828)举人。后选为安徽候补知县,未赴。著有《养一斋集》、《养一斋诗话》等。《养一斋诗话》是其论诗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