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诗品

诗品

① 三卷。南朝梁钟嵘(468?-518)撰。钟嵘字仲伟,颖川长社(今属河南长葛)人。颖川长社钟氏为世族,钟嵘的七世祖钟雅官尚书右丞、御史中丞,父亲钟蹈为齐中军参军。钟嵘在齐永明三年(485)与兄钟岏同入国子学为国子生,受到国子祭酒、儒家代表人物王剑的赏识,举本州秀才。齐建武初,为南康王萧子琳侍郎,迁抚军行参军,出为安国令。入梁,嵘先后为临川王萧宏参军、衡阳王萧元简宁朔记室,最后任西中郎晋安王萧纲记室,“顷之卒官”。故世称“钟记室”。著有《诗品》。此集为南朝梁诗歌评论著作。正文为上、中、下三卷。《梁书》本传录《诗品》序文仅为流传《诗品》序的第一部分。旧本《诗品》序有三部分,或分置于三卷前,为各卷之序。或以第一部分为全书序,第二、三部分为中、下卷之序。清人何文焕辑《历代诗话》,始将三部分合并为全书总序。故除第一部分与《梁书》本传相合,可断为原书序文外,余二、三部分均不缀序言。《诗品》所论皆为五言诗。所谓“嵘今所录,止乎五言”。其坚持排斥当时把四言诗说成是雅音”、“正体”,而把五言诗看作“流调”、“非音之正”的说法。大力肯定了汉魏以后的五言诗,并对五言诗长处作了如下说明:“夫四言,文约易广,取效《风》、《骚》,便可多得,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邪?”还将历代五代诗人分成三系:《国风》、《小雅》、《楚辞》。其中《国风》、《小雅》同属《诗经》,所以实际上是《诗经》和《楚辞》两大系,也就是将《诗经》和《楚辞》看作古代诗歌发展的两个源头,这大致是符合文学史实际的。在定诗人的品第高下方面,钟嵘仿效汉魏以来“九品论人”的做法,将全书的一百二十二位诗人分为上、中、下三品。其所论和品评,不少已成为文学史上的定见。故《诗品》被誉为“诗话之伐山”(毛晋《诗品跋》),并与刘勰的《文心雕龙》并称。章学城评论《文心雕龙》是“笼罩群言”,“体大而虑周”;而《诗品》则“思深而意远”,“非论诗家所及”(《文史通义·诗话》)。《诗品》在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和文学史上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诗品》的现代注本,有陈延杰《诗品注》,许文雨《诗品释》(后经修订收入《文论讲疏》),陈延杰《诗品注》修订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萧华荣《诗品注释》(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向长《诗品注释》(齐鲁书社·1986年),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现存最早《诗品》版本,为元延祐七年(1320)园沙书院刊宋章如愚《山堂先生群书考索》本。一般通行本为《历代诗话》本和《四库全书》本。② 一卷。唐司空图(837-908)撰。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县)人。生平详见《司空图表圣文集》(辞目)。此集为唐代诗歌理论著作。又称《二十四诗品》。唐人诗格传于后世者,率皆出于他人假托,惟此一编,实出于司空图之手。其《一鸣集》中有与李秀才《论诗书》。称“诗贯六义,讽谕抑扬,渟蓄渊雅,皆在其中。惟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言意外之致”。又称“梅止于酸,盐止于咸,而味在酸咸之外”。其持论非晚唐所及。故此书亦深解诗理。全书把诗分为雄浑、冲淡、纤秾、沈著、高古、典雅、洗练、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等二十四类,并各以十二句韵语进行描述,其实际是二十四首以揭示诗歌内在艺术美为主旨的论诗诗。根据道家的美学思想,强调自然美,追求“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意境。故其论诗的构思、内容、风格等,虽不拘一格,而自然、冲淡成为其基本倾向,贯穿于各品之中。如《自然》,强调“俱道适德,著手成春”;《雄浑》,主张“持之非强,来之无穷”;《冲淡》,则应“素处以默,妙机其微”等等。但亦遵循自然之旨,提倡用不同的风格、手法表现意境美。《诗品》收于《司空图表圣文集》。有《四库全书》本。郭绍虞有《诗品集解》(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出版),还有《谈艺珠丛》、《唐代丛书》、《历代诗话》等本。今人解释《诗品》的专著有祖保泉《司空图诗品解说》(安徽人民出版社。1980年),乔力《二十四诗品探微》(齐鲁书社。1983年)等。

猜你喜欢

  • 物类相感志

    ①一卷。北宋苏轼撰。苏轼生平事迹详见《东坡易传》。此书主要记述磁石引针、琥珀拾芥、蟹膏投漆漆化为水、皂角入灶突烟煤坠、胡桃烧炭可藏针、酸浆入盂水垢浮等物物相感之事。全书共分总论、身体、衣服、饮食、器用

  • 云南山川志

    一卷。明杨慎撰。杨慎,以争大礼撼门大哭。下诏狱廷杖。嗣复纠众伏哭。乃再杖于廷。谪戍云南永昌卫。后归蜀,时亦居云南。著有《丹铅余录》等。《云南山川志》函海本,共一卷。其所志山川大都在云南府城附近,如金马

  • 寿张县志

    十卷,首一卷。清刘文煃修,王守谦纂。刘文煃字星伯,黔南人,举人出身,光绪二十六年(1900)任寿张知县。王守谦字子约,江苏淮安人,举人出身,曾任江西雩都知县。刘文煃掌寿张后,见康熙旧志距当时已百数十年

  • 航海商法

    四卷。英国那丽撰。美国金楷理口译,王德均笔述。是书卷一、卷二叙述经纬度数,卷三叙述航船日记,卷四列有十八种表格。是书提供了航海知识,反映了当时某一领域的科技水平。有江南制造局本。

  • 说文逸字附录

    一卷。清郑知同撰。参见《说文浅说》。知同父郑珍尝以《说文》本有之字铉本多亡逸,因据他书所引补一百六十五字为《说文逸字》二卷。此外尚有本书写误之旁,《系传》窜衍之字,大徐误增之文,诸书所引以他籍冒许书者

  • 安岳县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濮瑗修,周国颐纂。濮瑗,曾任安岳县知县。周国颐,邑人,举人。安岳县宋代有杨泰之普慈志,然早已亡佚。明万历间,邑令李奇英始重纂辑,清康熙中县令郑吉士增修,乾隆中复经郡守张松孙重辑,兹编则

  • 国政贸易相关书

    二卷。英国法拉(生卒年不详)撰,英国傅兰雅(详见《数学理》)口译,无锡徐家宝笔述。法拉始末未详,据书前自序知他曾任英国法官,其书成于光绪九年(1883),伦敦麦密兰印书会曾向法拉约稿撰写此书,并托遮风

  • 何氏丛书五种

    二十卷。清何元锡(1766-1829)编。何元锡字梦华,又字敬祉,号蛇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监生。精于簿录之学。家中藏书甚富,所藏书以及金石等多有条贯。其中的善本精抄书,做“获经堂”书屋藏之。元锡

  • 晴川蟹录

    四卷。后录四卷。清孙之騄(详见《尚书大传》)撰。《晴川蟹录》是一部记载蟹品以及关于蟹的诗文、故事的书。全书分为四门:分别是谱录、事录、文录、诗录。《后录》也分为四门:分别为事典、赋咏、食宪、拾遗。两书

  • 采芝堂集

    十六卷。明周益祥(约1644年前后在世)撰。周益祥,字履吉,福建侯官(今闽侯)人。生卒年不详。崇祯末贡生。著有《潜颍》、《鹿草》、《摭星》、《锦襄》等集。此乃合编本。集中有《木铖》一卷、杂记时事、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