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诗经摘葩

诗经摘葩

八卷。清孟道光(生卒年不详)撰。道光字泰瞻,又字少湘,湖南人,生平事迹不可考,只知大约生活在乾嘉年间。书以笔华楼所刻《诗集传》为底本说诗。说诗之语,皆列书眉,间有旁批。经文集传之旁,多有墨笔圈点,指示义旨精警、句法字法入妙处。此书虽以朱熹《诗集传》为底本,然旨在疏通篇意,采撷精华,故于每篇之下,多汇集先儒之说,务在摄其要旨。又能于每篇宜以某句为主逐一指明,故读者于道光观点,能一目了然。又因《诗集传》反切注音识辨费力,而改之为同音替代以方便读者。其说诗之法,颇能摆脱成见,玩味诗旨,亦多有新意,且能得诗人之旨。然因时代、环境诸因素影响,道光说诗,亦不免拘于义理处。有寿县张氏宝诗簃藏原稿本。

猜你喜欢

  • 熹平石经周易残字

    熹平石经《周易》残字,汉时原刻,近世从洛阳出土,是所有出土熹平石经中规模最大,存字最多的一块。出土时石即中断为二。上石最初归文氏,后来归合肥李氏。下石归陕西于氏。此书是未归文氏、于氏之前的拓本。字刻在

  • 鸣盛集

    四卷。明林鸿撰。林鸿,字子羽,福建福清人。生卒年不详。洪武初,以才荐授福建将乐县训导,后官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事迹具《明史·文苑传》。明初,闽中善诗者有长乐陈亮、高廷礼,闽县(今闽侯

  • 伤寒标本

    见《伤寒直格方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 吴县图志

    清同治年间刊行本。此图为吴县腹地之图。凡分二十七部,为图三百四十二幅。自明季以来,吴县之鱼麟册籍,悉已销毁,为杜绝侵占之弊,同治壬申(1872),邑令高心夔令用冯氏丈田法,以罗盘弓尺,节节实量,缩绘入

  • 养梧轩诗集

    五卷。清李嘉芬(生卒年不详)撰。李嘉芬字兰轩,湖北孝感人。初为诸生,后官江西宜春县知县。此集为嘉芬长子李善谦分体编次印行。凡五卷。其诗颇为雄健。诸体皆备。如《感怀》五古:“惟渐成万化,惟激生万变,”又

  • 对类

    二十卷。不著撰人姓名。亦不详其成书的年代。共二十门。约为乡塾启蒙之本也。

  • 抱冲斋石刻

    十二卷 清斌良辑。此帖收赵孟頫书四卷,董其昌书七卷。成亲王永瑆及潘弈、钱泳书共一卷。赵书八种,为《圣主得贤臣颂》、《道德经》、《唯识论序》、《昼锦堂记》、《不自弃文》、《陋室铭》、尺犊三通、《赠麻衣道

  • 江表志

    三卷。宋郑文宝撰。郑文宝(953-1918)北宋汀州宁化(今属福建)人,字仲贤,一字仲玉。太平兴国八年进士。仕南唐,官至校书郎。入宋,久督西北边军粮运,官至陕西转运使。曾献《河西陇右图》。多次参与对西

  • 四书人物备考

    十卷。明薛应旂(生卒年不详)撰。陈仁锡增定。应旂字仲常,号方山,江苏武进人。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著有《宋元资治通鉴》、《四书人物考》等。是书首有陈仁锡序,并依四书篇次,逐条援引故实,颇为详备。

  • 香国

    三卷。明毛晋(详见《毛诗陆疏广要》)撰。《香国》一书,主要记载各类香事。有的香品,著其产地,有的不记。书中文字大多沿袭旧词,并且庞杂、割裂,文意混乱,错误百出。如狄香一条,书中载:“洒扫清枕席,鞮芬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