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诗考

诗考

一卷。《诗地理考》六卷。王应麟(1223-1296)撰。王应麟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庆元府(路治在今浙江鄞县)人。南宋著名学者。淳祐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给事中。他学问广博,在经史百家、天文地理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著述除《诗考》、《诗地理考》外,还有《困学纪闻》、《玉海》、《汉艺文志考证》、《玉堂类稿》、《深宁集》、《掖垣类稿》、《通鉴地理考》、《通鉴地理通释》、《通鉴问答》、《蒙训》、《词学指南》、《词学题苑》、《笔海》、《姓氏急就篇》、《汉制考》、《六经天文编》、《小学讽咏》等并行于世。王应麟是宋代考据学大家,他的《诗考》(又名《三家诗考》)和《诗地理考》是宋代《诗经》文献学的重要著作,其主要贡献有三:一是在《诗考》中从有关古籍中搜集韩、齐、鲁三家诗佚文,并注明出处。为辑三家诗遗说的开山之作。资料虽然不甚完全,但有首创之功。清人范家相《三家诗拾遗》,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都是沿着他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进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誉之:“然古书散佚,搜采为难,后人踵事增修,较创始易于为力,筚路蓝缕,终当以应麟为首庸也。”二是《诗考》的附录《诗异字异义》收集《诗经》正文之外的异字异义,首开《诗经》异文的校勘与研究,对探讨唐以前古人的用字习惯、方式和规律,对《诗经》的用字规律和本字本义的研究都有重要的价值。清阮元《诗经校勘记》正是在它的影响下写成的。附录的《逸诗》搜集《诗经》时代未编进《诗经》中的逸诗,对研究《诗经》的诗旨与艺术有重要的参照价值,对《诗经》的逸诗的辑集工作也有影响。明代钟惺《明新刻逸诗》,清郝懿行《诗经拾遗》等均在它的影响下编成。三是《诗地理考》对《诗经》中的地名,博采古籍,考证研究。说明它们的山川形势、疆域沿革、风土民情等,开《诗经》历史地理学研究之先河。此外,书中所表现的严谨治学态度、注重实据和求实精神,摒弃汉学中空谈义理、穿凿附会的方法,对后代的古代文献研究有着良好的导向。版本有《玉海》(元刊明修清康熙补刊本,浙江书局本,成都志古堂本)、《津逮秘书》(汲古阁本,景汲古阁本)第一集。《学津讨源》(嘉庆本、累嘉庆本)第二集,《丛书集成初编》本。197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猜你喜欢

  • 吴文端集

    四十卷。明吴一鹏(1460-1542)撰。吴一鹏,字南夫,号白楼,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明弘治六年(1493)进士,选庶吉士,累擢礼部左侍郎,进尚书,出为南京吏部尚书,致仕,谥文端。一鹏为官力争大礼

  • 俗说

    三卷。南朝梁沈约(详见《韵经五卷》)撰。此书为《世说新语》类小说集,当时以此名书的有两种。《隋书·经籍志》子部杂家类:“《俗说》三卷,沈约撰,梁五卷。”又小说家类《世说》刘孝标注下附注:“梁有《俗说》

  • 耳食录

    初编十二卷,二编八卷。清乐钧撰。乐钧初名宫谱,字元淑,号莲裳,江西临川人。生卒年不详。嘉庆六年(1801)举人,以后屡次会试不中。家贫,同母亲居江淮间。乐钧是江西继蒋士铨之后有诗名的人。著有《青芝山馆

  • 汉碑经义辑略

    二卷。清淳于鸿恩撰。鸿恩字君锡,又字稚鹤,山东省黄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首有其师丁凤池序,书中曾多次录其说。后有鸿恩自跋,据此可知他曾辑《汉碑引经异文考》八卷、《汉碑通经姓氏表》一卷。此书将汉

  • 水浒全传

    见《水浒传》。

  • 像象管见

    九卷。明钱一本(生卒年不详)撰。一本字国瑞,武进(今江苏武进)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官至福建道监察御史,因直言被罢归。天启(1621-1627)初追赠太仆寺卿,事见《明史》本传。钱氏研究六经

  • 敬业堂集

    五十卷。《续集》六卷。清查慎行(1650-1727)撰。查慎行,原名嗣琏,字夏仲,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初白,康熙时诗人。查慎行诗才敏捷,“平生所作,不下万首”(许汝霖《敬业堂诗集序》。著有《周

  • 浮溪精舍丛书

    十九种,六十七卷。清宋翔凤(详见《论语发微》)编。是书所收多为宋翔凤所撰辑著作,此外尚有其外祖庄存与业师庄述祖几种著作。其中宋氏所辑《论语郑氏注》十卷是该类书中较为晚出而又辑录极为完备之书。所辑书尚有

  • 易学

    ① 十二卷。明沈一贯(1531-1615)撰。沈氏字肩吾,又字蛟门,号龙江,浙江鄞县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官至吏部尚书。该书为说多折中去取于程颐《易传》和苏轼《东坡易传》。该书扫除先天之说,只

  • 朱子论语集注训诂考

    二卷。清潘衍桐辑。衍桐一名汝桐,字峄琴,广东南海人。同治七年(1868)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讲学士。朱子注《论语》,长于义理,也不废训诂,而世儒却诋朱子不明训诂。是书是衍桐为官浙江学政时,命诂经精舍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