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诚意伯文集

诚意伯文集

二十卷。明刘基(1311-1375)撰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元末进士,曾任江西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江浙行省都事,因与元朝统治者发生矛盾,充弃官隐居于青田山中。元至正二十年(1360)至应天(今江苏南京),劝朱元璋脱离韩林儿,并为筹划用兵次第,参与机要,深得朱元璋倚重。明初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诚意伯。洪武四年(1371)辞官。后为胡惟庸所谮,忧愤而死,谥文成。著有《国初礼贤集》、《郁离子》五卷、《覆瓿集》二十四卷、《写情记》四卷、《春秋明经》四卷、《犁眉公集》五卷。本各自为书。是书于成化六年(1470)由戴用、张僖合为一帙,共二十卷,前有杨守陈序。卷一为刘基之孙刘廌所撰的《翊运录》,卷二至卷四为《郁离子》,卷五至卷十四为《覆瓿集》,卷十五、十六为《写情集》,卷十七、十八为《春秋明称》,卷十九、二十为《犁公眉集》。刘基才力富健,善诗能文,颇有盛名。其诗沉郁顿挫,自成一家,足与高启相比。朱彝尊《静志居诗话》称其“诚意锐意摹古,所作特多,遂开明三百年风气”。其文闳深肃括,亦宋濂、王祎之流亚。杨守陈序称“子房之策不见词章,玄龄之文仅办符檄,未见树开国之勋业,而兼传世之文章。与张良、房玄龄相比,刘基不仅博学多识,智略如耶律楚材、刘秉忠,而文章亦非二人所及。高启善诗,宋濂善文,而诗文皆有特色而成就较高者,于明初当属刘基。”四库已存目。

猜你喜欢

  • 春在堂全书

    一百六十九种,四百九十卷。清俞樾(已著录)撰。全书包括《群经平议》十六种三十五卷、《诸子平议》十五种三十五卷、《第一楼丛书》九种三十卷、《曲园杂纂》五十种五十卷、《俞楼杂纂》五十种五十卷,其余为《宾萌

  • 禹贡本义

    一卷。杨守敬(1839-1915年)撰。杨守敬字惺吾,号邻苏,湖北宜都人,清末民初的历史地理学家。清同治年间举人,光绪年间曾作为黎庶昌的随员出使日本,撰有《日本访书志》,并影印模刻成《留真谱》和《古逸

  • 饮水诗集

    一卷。《饮水词集》一卷。清纳兰性德(1655-1685)撰。性德原名成德,后避太子讳,改名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长子。康熙十二年进士,官一等侍卫。善骑射。工书法。少聪敏,好

  • 经世大典图地理考证

    三卷。清丁谦撰。丁谦,字益甫,又字广文,浙江仁和人,清光绪年间任象山县司校。丁氏在象山任教期间,以实事求是之学,课士多有成就,暇日读诸家书,病其疏舛,对有关古今中外地理著述为之疏通考证,著述颇富。著有

  • 雨中花

    岭南作故国当年得意,射麋上苑,走马长楸。对葱葱佳气,赤县神州。好景何曾虚过,胜友得处相留。向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断狂游。 胡尘卷地,南走炎荒,曳裾强学应刘。空漫说、螭蟠龙卧,谁取封侯。塞雁年年北去,

  • 易纂

    一卷。辑佚书,唐僧一行撰,清马国翰辑,载于《玉函山房辑佚书》中。一行姓张,魏州吕梁(今河北大名一带)人,先名遂,后为僧,隐于嵩山,卒谥大慧禅师。其事见于《旧唐书》本传。此书不见于《唐书·经籍志》及《宋

  • 六书统

    二十卷。元杨桓撰。杨桓字武子,号辛泉,兖州(今属山东)人。累官太史院校书,监察御史,终国子监司业。博览群籍,尤精篆籀之学。著有《六书统》、《六书溯源》、《书学正韵》,皆传于世。此书之大旨是以六书统摄所

  • 法国律例

    四十六卷。法国A,Billequin译。Billequin有《化学指南》。是书于清光绪六年(1880)译作完毕,共有刑名定范四卷,刑律四卷,园林则律二卷,贸易定律六卷,民律二十四卷,民律指掌六卷。此译

  • 武清县志

    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吴翀修,曹涵、赵晃纂。吴翀,江苏如皋人,曾任武清知县。曹涵,武清人,康熙进士。赵晃,武清县人,雍正进士。武清县志创修于明万历年间,然其已失。清康熙十四年(1675)和康熙四十

  • 大易法象通赞

    七卷。元郑滁孙撰。滁孙字景欧,处州(今浙江丽水)人。宋景定间(1260-1264)进士,曾知温州乐清县,迁宗正丞、礼部郎官。入元以后,因推荐而被授予集贤直学士。《元史·儒学传》具载其事迹,可参看。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