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说文部首六书例读

说文部首六书例读

一卷。清饶炯(生卒年不详)撰。饶炯字焱之,四川资中人。是书系依六书分析《说文》部首之作。卷首列许氏《说文自序》并节录许氏《后叙》,次为绪言、目次,正文是《说文》部首分析,依六书分类,每类之中又分若干类,各以其字隶属之。象形分侧面、正面、平面、错面四类;四类中又分远、近、前、后、动、静、简、繁、错九端。指事分虚象、记识、物象、省文、增文、变文,位置、叠文八类。会意分譬况、直指、错文三类。形声分声与谊合、声与谊异两类。转注分意晦加形、意晦加声、别谊加形、别谊加声、别声加声、叠文六类。假借分形借、意借、声借、引借四类。卷末附以《表说》,为四川荣县紫钰培撰,但以饶氏分类之字,列之以表,申之以说,未尝别有发明,惟便于检讨而已。《续修四库提要》云:“综览全篇,其区别六书,不合于许书原旨,与王氏(闿运)《六书存微》、廖氏(平)《六书旧义》,殆相伯仲,惟断章取义。此编以指事为特设标识,较各家以象无形之形为指事者,颇可与许氏原说相发明,则为王廖两家所不能及也。”(冯汝玠)

猜你喜欢

  • 静学庐逸笔

    二卷。清代施文铨(生卒年不详)撰。施文铨字寿民,安吉(今浙江省西北部)人。此书主要摘列经史有关内容,加以考据评论。一卷分“易”、“书”、“诗”、“礼记”、“周礼”、“评史”、“家乘”、“戒语”、“异教

  • 河东君柳如是事辑

    一卷。清怀圃居士辑。作者生卒年及姓氏、里贯、事迹皆不详。该书专记钱谦益宠姬柳如是逸事。现有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刊本、文字同盟社排印本。

  • 周易通义

    二十二卷。清苏秉国撰。秉国字均甫,号蒿平,南清河(今河北清河一带)人。此书卷首有揭要15条,分别论元、贞悔、大小、往来内外上下、九六、易辞取象、彖传、大象、小象、系辞、文言说卦、序卦杂卦、讲明著书大意

  • 古本大学集说

    ① 三卷。清王訢撰。訢字澹游,安徽涂阳人。是书前有王祁序及訢自序,及例言。大旨以王阳明《大学古本》为主,兼旁采讲古本诸家,采摘汇荟以成此书。故首列《大学古本》原序,次列阳明所定《大学古本》全文,又次摘

  • 易经注

    三卷。元董中行撰,抄本。中行字若水,生平事迹不详。北京图书馆藏有其著《易经注》抄本,凡三卷。此书不沿袭前人成说,多所独创。由乾卦至离卦称上经,为一卷;由咸卦至未济曰下经,为一卷;以系辞、说卦、序卦、杂

  • 唐律文明法会要录

    一卷。无名氏撰。书前原有序,但没有署名。书后有沈侃所作的序,署有他的字为和卿,官名为陵州同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陵州始设于元,则元人作也。”无名氏可能也是元代人。书中记录一些无关紧要的法律内容

  • 孝经疑问

    一卷。明姚舜牧(1543-1622)撰。舜牧,详见《易经疑问》条。该书认为,《孝经》语意联贯,不应分章,尤其不宜立章名。因全部删去。其诠释之文皆老生常谈,无新意。该书亦认为经文多出汉儒附会,或有义不接

  • 三元延寿参赞书

    见《三元参赞延寿书》。

  • 宣德鼎彝谱

    八卷。明吕震等撰。吕震,字克声,临潼(今陕西临潼县)人,生卒年不详。洪武年间入太学,永乐年间任礼部员外郎,宣德年间任礼部尚书。为人奸险佞谀,不识大体,但精力充沛,记忆超人。著有《宣德鼎彝谱》。是书为奉

  • 占花魁传奇

    二卷。清李玉撰。李玉生平详见《一捧雪传奇》(辞目)。是传奇共二十八出。此剧根据《醒世恒言》中《卖油郎独占花魁》小说改编,写汴京人秦种和莘瑶琴的爱情故事。秦、莘二人因避金兵,流落到杭州。秦种卖油为生、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