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说文部首歌

说文部首歌

一卷。清冯桂芬撰。冯氏生平著述,见《说文解字段注考正》。是编乃冯氏当时课孙之作,所系音注为其孙世征补加。歌取《说文解字》五百四十部首,用上下平韵,编成七言长古一篇。各篇原分上下之目,依上下平之次分韵,如一上用东韵,一下用先韵。其二上以下诸篇,每易一篇,即转一韵。每篇之上下目,亦上下平韵分押。十四篇目,依次递转,至寒盐两韵为止。其咸删两韵,则以至篇增并《说文》之部分,补足三十韵之数。此歌易于讽诵,对学童颇适用。其孙所加音注,每韵皆注明《说文》原篇上下之次及其部目之数,并依许氏原书之读若、徐铉原本之反切考其音读。与同类著作,如苗夔之《说文建首字读》、陈建侯之《说文提要》相比,则歌咏便于学童之讽诵,音释便于成人之研考,一书而深浅并备,对于程度不同的学者都有使用价值。是书有《许学丛书》本,《校邠庐逸笺》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猜你喜欢

  • 乡射礼集要图说

    一卷。明傅鼎撰。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根据自序,题曰“弘治甲子署华亭学教事三山傅鼎”。其事迹可考者如此。案:刘琬守松江,有志礼乐,修射圃,制射器,命令傅鼎著成是书。傅鼎收辑旧闻,省略其戒宾献酬之节,增入《

  • 毛诗古义

    二卷。清惠栋(见《周易述》条)撰。《毛诗古义》博引众家之说,以探求毛诗之古义,如“江之永矣”条,栋据韩诗以为“永”当作“羕”,以此补《尔雅》郭注及《说文》之未及;“于以湘之”条,据韩诗以为“湘”当作“

  • 韵雅

    ① 六卷。清吴采撰。采字棐堂,安徽泾县人。是篇卷首有嘉庆中翟玉珑、及其族兄云樵、其侄学洙诸序。卷尾有其族弟世登跋。卷中前列总目,次列分咏草木鸟兽虫鱼七言律诗。卷一咏草一百二十律,卷二咏木六十律,卷三咏

  • 经学初程

    一卷。廖平、吴之英同撰。之英四川名山县人。光绪优贡,任灌县训导,又主讲成都尊经书院。吴之英于经史历算无所不通,也是清末蜀中通儒,吴之英读书时就以经术名世,均能独索精研,别辟蹊径,与廖平同为湘潭王闿运主

  • 续什邡县志

    五十四卷,清傅华桂纂修。傅华桂,曾任什邡县知县。《续什邡县志》同治四年(1865)刻本,共五十四卷,其分卷目录,一如嘉庆纪志,惟增嘉庆、道光以来一些故实,文笔亦平庸。如政绩志首载纪大奎,称其学宗朱子,

  • 春秋贯解

    不分卷。清王尚概撰。尚概字季平,号羲川,天水(今甘肃天水)人。潜心经义,所著有《十三经管见》及《诸经贯解》若干卷。该书撰成于清道光年间,到民国年间才由其曾孙王汝翼将该书与《易解》等合刊为《羲川遗书》。

  • 中州集

    十卷。附《乐府》一卷。金元好问(1190一1257)编。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山人。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中博学鸿词科,授儒林郎、官国史院编修等,金亡后不仕。著有《续夷坚志

  • 果园诗钞

    十卷。清郭恩孚撰。生卒年未详。郭恩孚字伯尹,山东潍县人。首载张次陶序,称“恩孚有隽才,性笃孝。”第一卷至第五卷,分《绿萝轩集》、《趋庭集》、《枕戈集》、《萍梗集》、《绿萝轩后集》、《果园集》,为内编。

  • 新修仁寿县志

    八卷,清马百龄修,魏崧纂。马百龄,陕西咸宁人,曾任仁寿县知县。魏崧,湖南新化人,进士。仁寿县修志之事,始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县令姚令仪,然事未成而姚令离调。又十余年后,县令李太初重议纂修事,于嘉

  • 青芙蓉阁诗钞

    三卷。清陆元鋐(生卒年不详)撰。陆元鋐字乡石,浙江桐乡人,生平事迹待考。《诗钞》序中称“乡石先生校书秘阁……出典大郡”,可知其人曾任职于京师,后转任地方官。人评其《诗钞》:“体裁毕备,风神多姿,其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