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卷。明王叔承(1537-1601)撰。王叔承,初名光胤,以字行,更字承父,又更字子幻,自号昆仑山人。江苏吴江人。是集凡十卷。前六卷为诗,乃江苏无锡陈以忠所刻。后二卷为杂文,为浙江乌程(今吴兴)范应期
八卷。明焦竑(详见《支谈》条)撰。此书为辑录琐屑考证和零星议论的笔记。焦竑博学多才,因之此书所谈范围甚广。杂论经史艺文,间记琐事。其考证旧闻,多有可采;琐事议论,兼涉名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因涉猎
一卷。清仲莲庆撰。仲莲庆,生卒年不详,字碧香,江苏泰州人,洪仁远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嘉庆十二年(1807)刻本。为《泰州仲氏闺秀合刻集》之一。内有其侄女仲振奎所作序言。共收诗四十一首。
一卷。清林旭(1875-1898)撰。林旭,字暾谷,号晚翠,侯官(今福建闽侯县)人。举人出身。少孤,从塾师学律赋,出语惊人。年十九乡试第一,试卷传诵一时。入都后名士争相交往,试礼部不中,发愤于诗词,取
十卷。附《词》三卷。清俞樾(1821-1907)撰。俞樾字荫甫,号绚岩,晚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道光年间进士,累官翰林院编修,督河南学政。后主杭州诂经精舍讲席三十余年。俞樾工篆书、隶书,通经书,著有
四卷。清末周善培撰。周善培,浙江诸暨人。其余不详。此书为研究《周易》互卦的专门之作。作者认为《系辞传》中有“杂物撰德,辨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之说,这里的“杂物”即是互卦。还认为不说互卦而说是杂卦,
十四卷。明徐一夔撰。徐一夔,字大章,天台(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元末曾为建宁路教授,洪武二年(1369)征修《礼书》,书成,授杭州教授,洪武六年(1373)与修《日历》书成,将授翰林院官,以疾辞之
四卷。明王材(生卒年不详)编。王材,字子难,江西新城人。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官至太常寺卿,掌国子监祭酒事。黎滩镇自宋绍兴中析置,故称黎川。此地宋以来人文颇盛。有关于此,元人虞集所作《新城学记》
①四十二卷,补一卷,图一卷,清刘作霖修,杨廷耀纂。刘作霖,字慰三,直隶武清(今属天津)人,举人,官郧阳知府。杨廷耀,字彤华,奉天海城(辽宁海城)人,贡士,继刘作霖任知府。府志,明嘉靖间,巡抚叶昭纂《郧
二卷。清毛奇龄(详见《仲氏易》)撰。此书是清人校勘《春秋》经文取得成绩之第一部。毛氏认为,《春秋》经书是依据鲁史简书修成,而《左传》则是依据各国史记之策书而作。《公羊》、《穀梁》“两家杜撰,目不见策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