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辨志书塾所见帖正续刻

辨志书塾所见帖正续刻

无卷数。清李兆洛辑。前列赵南星至朱国祯十一人,为“东林翰墨”。又缪昌期至侯歧曾十四人,附候氏书五家。自跋说,明时诸书家,随听见入石,故不能依先后次弟入石。始于道光六年(1826)春,完于十四年(1834)秋。续刻是从邹元标至徐石十四人,与前刻重见者为邹南泉、杨大洪、缪昌期、侯豫瞻四人。此帖卷首题云:古来称工书者,魏晋则钟繇、王羲之,唐宋则颜真卿、柳公权、苏轼、黄庭坚。自从以书为艺,而其途遂分,然端人杰士之书,要无不工,盖志气流露,自不可掩,此本末之辨也。余多见采元以下忠义之迹,次第借摹以永其传。按李兆洛此刻,用帖与其它人刻帖相同,需要指出的是,李兆洛学识渊博,所采诸贤书并非赝本。此帖出通家,自然精雅可观,决非其它俗本所能及。只是其中多明贤人书,以其流传还多,所以不能为世人多重。“辨志书塾”是暨阳书院山长所居之斋。有常州暨阳书院本。

猜你喜欢

  • 明史纪事补逸

    十卷。旧题南沙三余氏辑。记载南明福王、唐王、绍武、桂王诸政权事迹,对南明政治多有揭露,“江南实奴隶之质,闽亦轻薄天子,肇庆则拨乱无能,广州乃自生内梗,虽仍藩号,究类流人”。且以为明朝元气削于太祖、成祖

  • 美术丛书

    二百五十七种。民国邓实辑。该书为大型中国美术论著汇编,内容包括书画、雕刻摹印、磁铜玉石、文艺及杂记等五类,其中以书画之书为最多。全书分四集,每集十辑收录历代有关著作,而以清代著作为多。但该编每集各辑并

  • 百石堂藏帖

    十卷。清贾铉(生卒年不详)辑,董其昌书。贾铉,字玉立,号可斋。该帖无刻石年月,也不标明卷数,但在各卷首或在题下、或在首行、或在第一帖之下,有“百石堂藏帖”的长方印。贾铉精于鉴藏,与清代著名画家周亮工、

  • 保定城守纪略

    见《甲申保定城守纪略》。

  • 周易玩辞困学记

    十五卷。明张次仲(生卒年不详)撰。次仲字元岵,海宁(今浙江海宁)人。天启元年(1621)进士,入清后不仕。除此书外,还著有《困学纪》、《待轩诗记》、《待轩集》等书。此书前有作者自序,自谓赋性颛愚,不敢

  • 春秋诸传会通

    二十四卷。李廉(生卒不详)撰。李廉字行简,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元代经学家。李廉于元至正二年以《春秋》举于乡,进士及第后仍闭门著书,后官信丰令、遇寇乱而死。此书属集注汇编性质。《自序》云:“先《左氏

  • 春秋左传类对赋注

    不分卷。清高士奇(详见《春秋地名考略》)撰。按,《春秋左传类对赋》是宋人徐晋卿所作,见前。此赋共一万余言,配俪工妙,庸次比偶,《左传》的宏纲大义,披卷可求,对初学者有所裨益。但每句之下只标年而不注事,

  • 周易蛾术

    七十四卷。清倪涛撰。倪涛字崐渠,钱塘(今浙江余杭)人。此书在每卦中分尚辞、尚变、尚象、尚占四类,各采录旧说而加以发明,所以又叫《周易四尚》。其讲义理多以程《传》为主。其言象占则遵循马、郑、荀、虞之说,

  • 宫词

    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

  • 贵阳府志

    八十八卷,首二卷,余编二十卷,清周作楫修,萧琯、邹汉勋纂。周作楫,号山湖,江西泰和人,嘉庆进士,官至思南知府、贵阳知府。萧琯,字玉初,安化人,嘉庆举人,官至江西新城知县。邹汉勋(1805-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