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选印宛委别藏

选印宛委别藏

四十种,四百三十卷。清阮元(详见《宛委别藏》)编,故宫博物院选辑刊印。阮元所进《宛委别藏》存于故宫养心殿,共一百六十种,嘉庆以来百余年陆续刊印,已十刊八九。故宫博物院择其未刊者四十种而成此编,交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行世,使海内秘籍得以流传于民间。四十种书为:元涂溍生撰《周易经疑》,明孙鼎撰《新编诗义集说》,元龚端礼撰《五服图解》,宋张洽撰《春秋集传》,宋张文伯撰《九经疑难》(残),宋杜从古撰《集篆古文韵海》,元杨钧撰《增广钟鼎篆韵》,宋留正等撰《增入名儒讲义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元徐东撰《运使复斋郭公言行录》,宋李俊甫撰《莆阳比事》,宋陈文中撰《陈氏小儿病源方论》,宋朱佐撰《类编朱氏集验医方》,宋邢执礼撰《大宋宝祐四年丙辰岁会天万年具注历》,明朱载堉撰《嘉量算经》,宋杨维德等撰《遁甲符应经》,宋俞琰撰《书斋夜话》,元叶留撰元陈相注《为政善报事类》,宋胡元质撰《左氏摘奇》,宋钱讽撰《回溪先生史韵》,元佚名撰《群书通要》,元梁寅撰《策要》,元王撰《群书类编故事》,宋孔平仲撰《续世说》,唐释慧祥、宋释延一、宋张商英等撰《古清凉传·广清凉传·续清凉传》,宋徐侨撰《毅斋诗集别录》,宋汪炎昶撰《古逸民先生集》,元方回撰《桐江集》,元朱思本撰《贞一斋文·诗稿》,元马玉麟撰《东皋先生诗集》,元王沂撰《王徵士诗》,明蒋主忠撰《慎斋集》,宋赵孟奎辑《分门纂类唐歌诗》(残),宋陈鉴辑《东汉文鉴》,元谭金孙辑《诸儒奥论策学统宗前集》,宋刘瑄辑《诗苑众芳》,元蒋易辑《元风雅》,元佚名辑《青云梯》,元徐东辑《编类运使复斋郭公敏行录》,宋郑起潜撰《声律关键》,宋赵闻礼辑《阳春白雪》。丛书涉类广泛,有很多罕见版本,具有相当价值。有民国二十四年(1935)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猜你喜欢

  • 考古编

    十卷。南宋程大昌(1123-1195)撰。程大昌字泰之,徽州休宁(今属安徽)人。生平事迹详见《演繁录》。此编主要杂论经义异同及史传谬误,博洽详明,“实能正经解之乖违,订史传之阙误”(《考古编》张海鹏后

  • 福寿阳秋

    无卷数。清魏博(生卒年不详)编。魏博字约之,江宁(今江苏省江宁县)人。他的著述虽然是杂家之作,但内容比较新颖,有特点。《福寿阳秋》是魏博的一部杂纂之作,此书采取前人格言编成,共分五集,首集为劝善篇,第

  • 南宋馆阁录

    十卷。陈骙(1128-1203)撰。陈骙,宋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字叔进。绍兴二十四年(1132)进士第一。累迁至秘书监。孝宗淳熙五年(1178)试中书舍人兼侍讲、同修国史。光宗时试吏部侍郎。宁宗时

  • 映秋轩诗钞

    一卷。清丁幼娴(生卒年不详)撰。丁幼娴,字静芬,江西德化人,文安知县丁符九之女,湖北巡检汪东源之妻。清代诗人。此书同治十三年(1874)刊入嫏嬛别馆《国朝闺阁诗钞续编》之中。共收诗三十首。

  • 黄元龙小品

    二卷。明黄奂(生卒年不详)撰。黄奂,字元龙,歙县(今安徽省歙县)人,其生平事迹不详。此书共二卷,其中醒言一卷,偶载一卷。醒言皆为黄奂读书时随笔札记之文,所见颇为迂阔。偶载则多为鬼神怪异之事,颇为不经。

  • 欧洲八大帝王传

    一卷。英国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撰。该书记欧洲八帝王事迹,有亚历山大、凯撒、拿破伦等。现有广学会本。

  • 字学订讹

    二卷。明李当泰(生卒年不详)撰。当泰字元祉,泗州(今安徽泗县)人。万历丁未(1607年),殷城黄吉士督学江南,命当泰合张位《问奇集》、焦竑《字学》二书,纂为一编,遂成此书。首为六书大略,终以俗用杂字,

  • 孟子事实录

    二卷。清崔述(1740-1816)撰。崔述字武承,号东壁,大名(今属河北)人,曾官任福建罗源、上杭等县知县。崔氏博览群书,以群经的传记注疏往往与经文有异,故从怀疑而辨伪、考信,认为传注不可尽信,考辨先

  • 仪礼注疏

    十七卷。西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郑玄、贾公彦生平事迹详见《周礼注疏》。《仪礼》原名《礼》,汉称《士礼》,晋始称《仪礼》,相对于《礼记》称《礼经》。是一部专门记载礼仪条文的著作。关于《仪礼》作者,有两种

  • ■阳纪事

    十二卷。清凌泰交撰。凌泰交字谦斋,江苏江都人。道光中,任贵州镇远府知府五年,百废俱兴。此编取建设、义仓、义学、义棺等分牍,劝谕学校,晓示闾阎,诸规条汇梓,朋友赠言,及自作纪事歌诗,附其间。其中最有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