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遁甲演义

遁甲演义

二卷。明程道生撰。程道生生卒年不详。字可生,海宁(今浙江海宁县)人。世人言“遁甲”皆以为祖于《洛书》,但《河图》以图名,当有奇偶之象,《洛书》以书名,当有文字之形。故班固以为六十五字(见《汉书·五行志》),刘向以为三十八字,刘歆以为二十字(并见《尚书正义·洪范篇》)。这是汉以前《洛书》无图之明证。若象宋以后所传四十五年之状,与《河图》便没有两样,那当名“洛图”而不名“洛书”了。考《大戴礼》载明堂古制有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之文,是九宫之法所自。遁甲之法实以九宫为本,纬以三奇六仪八门九星,似其加临吉凶,以为趋避。以日生于乙,月明于丙丁,为南极,为星精,故乙丙丁皆为之奇。而甲本诸阳首,戊己下六仪分丽于它,以配九宫而起符使,胡号遁甲。其坎离分宫、正授超神、闰奇接气,与律吕相通;开休生之取北方三向,与大乙通;龙虎蛇雀、刑囚旺墓之义,不外于乘承生克,与星命,六壬通。至于风云纬候,无不赅备。故神其说者以为出自黄帝、风后及九天玄女。考汉志所列,惟风后六甲、风后孤虚而已,对遁甲尚无名文。至梁简文帝《乐府》始有“三门应遁甲”语。至《陈书·武帝纪》,遁甲之名遂见于史。可见其学大抵是盛于南北朝。《隋书·五行志》载有《伍子胥遁甲文》、《信都芳遁甲经》、《葛秘三元遁甲图》等十三家,其遗文世不概见。唐李靖有《万一遁甲诀》,胡乾有《遁甲经》,俱见于史志。至宋以后,传其说者愈多。仁宗时,尝命修《景玦乐髓新经》,述七宗二变,合古今之乐,参以六壬遁甲,又令司天政杨维德撰《遁甲玉函符应经》,亲为制序,所以当时壬遁之学最盛,谈数者至清末一直援引之。自好奇者援以谈兵,遂有靖康时郭京之辈,以妖妄误国。后人又参杂以道家符翚之法,益加怪诞不可纠诘。于是六壬盛行,而遁甲之学几废。此书则旨约辞赅,对用奇置闰之要,甚为详具。至论本命行年,谓欲乘本局中吉星生旺,其说也是它书所未及。此书主要版本有《四库全书》本,姚有若抄本。

猜你喜欢

  • 笏峙楼集

    五卷。清张祖年(约1711年前后在世)撰。张祖年汤溪(今浙江省金华龙游之间汤溪镇)人,字申伯。好作游戏文。本集有《释疑孟》一卷,因司马光有《疑孟》一书,而祖年逐条为之辩;《废言》四卷,中多游戏文字,与

  • 研山斋珍玩集览

    无卷数。清孙炯(生卒年不详)撰。孙炯字挈庵,大兴(今北京大兴县)人,吏部侍郎孙承泽之孙。著有《砚山斋墨谱》一卷。《研山斋珍玩集览》是孙炯的一部杂品之作。此书采取《退谷随笔》中所论述的铜、玉、磁器及笔、

  • 山会先贤录

    一卷。清宗稷辰(1792-1867)辑。稷辰字迪甫,浙江会稽(今绍兴)人,道光元年(1821)举人,官内阁中书,累迁至山东运河道,年三十以疾告归。著有《躬耻斋文钞》、《躬耻斋诗钞》、《四书体味》等并传

  • 求是斋杂存

    六种,八卷。清彭崧毓撰。彭崧毓字于蕃,别号江湖渔叟,江夏(今属湖北省武汉市)人。咸丰年间进士,官云南腾越知府。彭氏丛书有《求是斋初刻》收书三种,而《求是斋杂存》后出,已将初刻三种收入。六种为《缅述》一

  • 经字辨体

    八卷。清邱家炜(生卒年不详)撰。家炜字彤伯,号莲舫,顺天宛平(今北京市)人。嘉庆辛未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官至湖南沅州府知府。其他著述不详。本书是家炜为官沅湘时,因课士校艺,依据六书之义而作。书

  • 昆林小品

    三卷。《昆林外集》。清魏裔介(1616-1686)撰。魏裔介字贞白,一字昆林,号石生,又号贞庵。柏乡(今属河北)人。顺治三年(1646)进士,官任工部给事中、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太子太保等。卒谥文

  • 悟真篇注解

    三卷。明张位(详见《问奇集》)撰。宋代张伯端所撰《悟真篇》传世后,曾有诸家为之作注,各家所见不同,一般认为翁保光注本较近于经旨。元代以后,由于多有窜乱而失原貌。张位撰此书,就是想明其经旨,为学者释迷正

  • 丁辛老屋诗集

    十二卷。清王又曾(1706-1762)撰。王又曾名一作右曾,字受铭,号谷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帝南巡,召试,赐举人,授内阁中书。十九年(1754)进士,官礼部主事,改刑

  • 御制孟子条问

    一卷。正祖撰。是编杂取《孟子》书中辞义可疑者,而条记之,每条之下间有注明年月者,为其平日读书之目录。其中驳诘孟子,极多趣语。如“孟子讥梁襄王云:‘望之不似人君’”条问云:“此曰望之不似人君,襄王虽无人

  • 金台集

    二卷。元乃贤(1310-?)撰。贤另著有《河溯访古记》。此集为卮素所编,前有欧阳玄、李好文、贡师泰三人序。又有黄溍题词。末有揭傒斯跋。共收诗二百余首,多为应酬之作。晚年虽内登翰林,外参戎幕,但仕进非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