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道一编

道一编

六卷。未著撰者名氏。该书编朱熹、陆九渊二家往还之书信,而为之论断。大旨在于论证朱、陆二家始异而终同,故名曰“道一”。陈建《学部通辨》云:“程篁墩著《道一编》,分朱、陆同异为三节;始焉如冰炭之相反;中焉则疑信之相半;终焉如辅车之相依。”于是,朱、陆早异晚同之说成。后王守仁因之,遂有《朱子晚年定论》之录,与《道一编》辅车相依之说相合。《四库全书总目》据陈建之说,也认为此书乃程敏政所作(详见《宋遗民录》)。

猜你喜欢

  • 心印绀珠经

    二卷。明李汤卿(生卒年不详)撰。赵瀛校刊。李汤卿生平事迹不详。赵瀛为嘉兴府知府。全书共九篇,上卷包括四篇:“原道统”篇略述医史,并简介伏羲、神农、黄帝、扁鹊等历史人物,又论及标本运气、治则、用药等,提

  • 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

    二十六卷。劳格、赵钺撰。赵钺(1778-1849),字星甫,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嘉庆十六年(1811)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后任湖北咸宁、江苏溧水知县,又升泰州知州。对于唐代尚书省郎官石柱、御史台精

  • 华夷变态

    五卷。林怒、凤罔编。林怒及其子凤罔,日本人,德川幕府的鸿文学士。该书系日本德川幕府根据赴日的中国和南洋各国的商人、船员收集的关于清朝的情报所编。日本人以明朝为华夏,清朝为夷虏,该书主要记明清易代及其后

  • 人模样

    一卷。贺时泰(见《思聪录》)撰。此书以人身五官四支之类分目标题,往往牵强。如“元气”一条,引唐柳公权语;“两肘”一条,引杨时两肘不离案语;“脚”一条,引宋璟有脚阳春事;“骨头”一条,引陈献章除去此心此

  • 东昌府志

    ①五十卷,首一卷。清胡德琳等修,周永年等纂。胡德琳详见乾隆《历城县志》。周永年字书昌,号林汲山人,山东历城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进士,官至翰林院检讨。著名的藏书家。曾参与《四库全书》编纂,承担佛

  • 经学队仗

    三卷。旧本题朱景元(生卒年不详)撰。朱景元爵里亦不详。据晁公武《读书志》所载。朱景元大约生活在唐武宗会昌年间。作过唐太子谕德,著有诗集一卷。此书以道德、心性等字分类标目,而且杂引经语以疏其义。因其中词

  • 四书臆说

    十二卷。清李锡书撰。锡书字见庵,山西静乐(今山西静乐)人。是书卷一说《大学》,卷二说《中庸》,卷三说《论语》、《孟子》,卷四、卷五、卷六泛论,卷七、卷八说孝、说道、说心、说理、说气、说性、说情、说才、

  • 凤凰厅志

    二十卷,首一卷,清黄应培修,孙均铨、黄元复纂。黄应培,字竹庵,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举人,道光元年(1821)任凤凰厅同知。孙均铨,字秋崖,辰谷人,进士,曾任永顺府学教授。黄元复,字柳桥,浙江仁和

  • 别本罗念庵集

    十三卷。明罗洪先(1504-1564)撰。罗洪先字达夫,号念庵,江西吉水人。嘉靖八年(1529)进士第一。授修撰,即请告归。后召拜春坊左赞善。罗洪先为文,初效李梦阳,晚乃自成一家。著有《冬游记》一卷。

  • 载书图诗

    一卷。清王士祯(生平详见《十种唐诗选》辞目)编。康熙四十年(1701),王士祯官刑部尚书时,乞假返里,改葬其亲,载书数车以归。其门人扬州禹之鼎绘成该图。一时文人名士多为题咏。士祯将其汇集成编。图后首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