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邛州志

邛州志

四十六卷首一卷,清吴巩修,王来遴纂。吴巩,江苏阳湖人,曾任邛州知州。王来遴,湖北黄陂人,举人,曾任嘉定府乐山县知县。邛州志,明以前无闻,盖兵荒之余,散佚久矣。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州牧戚延裔始为州志,然体例不全,大多阙略,且未载大、蒲两邑事,兹编则为续康熙戚志而作。《邛州志》嘉庆十七年(1812)修,二十三年(1818)刻本,共四十六卷首一卷,卷首为序文、纂修姓氏、目录、图考。分为:卷一,星野志。卷二至卷六,方舆志,沿革、疆域、山川、古迹、风俗属之。卷七至卷十六,营建志,城池、公署、学校、坛庙、祀典、水利、津梁、兵制、驿传属之。卷十七至卷十九,赋役志,户口、田赋、蠲政属之。卷二十至卷二十三,食货志,盐法、茶法、钱法、物产属之。卷二十四至卷二十六,职官志,文秩、武秩属之。卷二十七至卷三十二,选举志,荐辟、进士、举人、贡生、武科、封荫属之。卷三十三,政绩志,仕绩属之。卷三十四至卷三十八,人物志,行谊、列女、隐逸、流寓、仙释属之。卷三十九,典籍志。卷四十,祥异志。卷四十一,杂志。卷四十二至卷四十六,艺文志,制、诏、奏疏、表、记、序、传、说、诗、赋、书、启、铭、赞、跋、祭文、墓志属之。此志体例踵其康熙戚志,凡与旧志同者,文省于前;与旧志异者,事增于后。其分门别类,颇具一格。如赋役、食货两志,区别开来,记述井然有序。既不为省颁条例所拘束,亦非矜异立奇,妄凭臆断,洵为方志之正裁,为后来所法式。

猜你喜欢

  • 碧湖杂记

    一卷。南宋谢枋得(1226-1289)撰,一说宋蔡宷之(生卒年不详)撰。全书仅八条,第一条辨苏轼“老饕赋”当作“老餮赋”,主要依据《说文解字》“贪财曰饕,贪食曰餮”之说,似乎有理,实际并非十分确切。《

  • 武林元妙观志

    四卷。清仰蘅编纂。仰蘅,羽士。武林元妙观在吴山麓据山川之胜。唐元宗时紫极宫,李北海蜥蜴碑十一个字,至今犹存。宋改为天圣观,事迹载于史册,尤盛一时。志成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全志共四卷,分为:卷一

  • 岳纪

    六卷。明陈士元撰。陈士元,号环中迂叟,著有《易象钩解》、《归云》前集、后集、续集、别集、外集数十种。陈氏曾游五岳,梦寐不忘,因撰此书。《岳纪》明万历刻本,共六卷。首为应城知县南海罗绅序。次图述。次忆游

  • 谢梅庄先生遗集

    八卷。清谢济世(1689-1756)撰。谢济世,字石霖,号梅庄,广西全州人。康熙四十七年(1708)解额,五十一年(1712)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雍正四年(1726)改御史。后以劾田文镜获罪,令往

  • 刘舍人遗集

    四卷。清刘子雄(1857-1889)撰。刘子雄,字健卿,德阳(今属四川省)人,光绪优贡,举人,授内阁中书舍人。曾就读于王闿运门下。颇得张之洞的赏识,著有《刘舍人遗集》。是集为刘子雄诗文别集,凡四卷,卷

  • 章格庵遗书

    五卷。明张正宸(约1656前后在世)撰。张正宸,字羽侯,号格庵,晚号东饿夫,浙江会稽(今绍兴)人。生卒年均不详。崇祯四年(1631)进士。官至吏科给事中。事迹具《明史》本传。张正宗为刘宗周弟子,生平以

  • 郢垩集

    十二卷。明范守己(约1589年前后在世)撰。范守已,字介儒,洧川人。生平详见《御在子集》(辞目)。是集凡十二卷,但其编次则于宦游所至,各为一集。有《西稿》、《雪间稿》,《北行稿》、《吴中稿》。诗文词赋

  • 看花杂咏

    一卷。清归庄(1613-1673)撰。归庄一名祚明,字尔礼,又字玄恭,号恒轩,昆山(今属江苏)人。归有光曾孙。明末复社成员。因参加昆山抗清斗争,失败后一度改僧装逃命。善书画,工诗文。他常变更其名号,或

  • 汉魏音

    四卷。清洪亮吉撰。洪氏生平见“比雅”。洪氏与孔氏同时。《汉魏音》刺取汉魏诸儒传注中音读之字,凡数千百条,以《说文》旧部类聚区分之;并以《说文》所无者附见于后。《说文》所有,后讹为他字者,注云某字本某字

  • 萧方等三十国春秋

    一卷。清汤球辑。《隋书·经籍志》载:“《三十国春秋》三十一卷,梁湘东世子萧方等撰。”萧方等(528-549),字实相,湘东萧绎(元帝)长子。因母徐妃失宠,为父所恶,曾参予讨伐侯景叛军,后率军南讨河东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