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寒村年谱
一卷。清郑勋辑。郑勋字简香,系谱主玄孙。谱主郑梁(1638-1713),字禹抚,号寒村,浙江慈溪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员外郎、刑部郎中、广东高州知府等官。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因父丧归里,不久患中风病,改名为风,字声雅,号半人。此谱系郑勋据遗集、行状、及传闻辑成,记学行、仕历、家事及交游。卷首有万学诗序,又录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诰命及县志、府志所载传记各一篇。谱后有编者识语,并附郑梁家书十六通。此谱有嘉庆十三年(1808年)家刊本。
一卷。清郑勋辑。郑勋字简香,系谱主玄孙。谱主郑梁(1638-1713),字禹抚,号寒村,浙江慈溪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员外郎、刑部郎中、广东高州知府等官。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因父丧归里,不久患中风病,改名为风,字声雅,号半人。此谱系郑勋据遗集、行状、及传闻辑成,记学行、仕历、家事及交游。卷首有万学诗序,又录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诰命及县志、府志所载传记各一篇。谱后有编者识语,并附郑梁家书十六通。此谱有嘉庆十三年(1808年)家刊本。
一卷。清林本裕撰。详见“等音声位合汇”。此书似无单行本。
一卷。金李纯甫(1185-约1231,一说1177-1223)撰。李纯甫字之纯,自号屏山居士,弘州襄阴(今河北阳原)人。承安二年(1197)经义进士。前后三入翰林,仕至尚书右司都事。李纯甫初业词赋,后
一卷。清李荣陛撰。卷首有黄河清序。此书认为,《今文尚书》为伏生所传之书,而《古文尚书》则是晋人的补书,二书不可相混。而伏书中的《周书》有很多错误,一是把成王时的《金縢》、《大诰》列于武王时的《康诰》之
十卷。旧题明朱鹤龄(1606-1683)编。朱鹤龄字长孺,江苏吴江(今江苏苏州市南部)人。明诸生。朱鹤龄聪敏好学,初专力词赋,曾笺注杜甫、李商隐诗,故所作颇出入二家。入清,居家著述,晨夕不辍,行不识途
一卷。明喻国人撰。此编说先儒解易为变易,为交易,总不如《系辞》“生生之谓易”五字那么准确。又说伏羲则河九洛六,始画八卦,以木德王。木主仁,仁为生生的真种子,故《易》当为生生。对每卦六爻,皆推演五行相生
三卷。清朱璘(约1692年前后在世)撰。朱璘字青岩。江苏常熟人,生卒年皆不详。官至南阳府知府。朱璘工文。本集前两卷为杂文,第三卷是所作《通鉴辑略》的论断,止于唐末,似非完本。《四库全书总目》收入存目加
三卷。刘次源(详见《大学发微》)撰。是书首有自序,次以《中庸》经说分篇释例。自“天命之谓性”至“万物育焉”为一篇,是说《中庸》经。“仲尼曰‘君子中庸’”至“虽柔必强”为一篇,系就《中庸》的凡例,分段申
一卷。清徐沁撰。徐沁字埜公,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平生著述甚多,除本书外,尚有《明画录》、《金华游录注》、《灌园十二师》等著作。《谢皋羽年谱》是为元人谢翱所作的年谱,谢翱字皋羽,号晞发子。
二卷。清张佩纶(1848-1903)撰。张佩纶,直隶丰润(今河北)人,同治进士,以编修大考擢侍讲,累迁辽副都御史,后以会办福建海疆事,兵败落职,曾参与庚子议和,赏四品京堂,称疾不出。佩纶论文称“近世古
一卷。清王士祯(详见《古欢录》)撰。康熙二十三年(1684),王士祯奉命祭告南海。次年二月,至广州。四月初一北还,六月十六日至其家新城。本书即记其从广州至新城沿途见闻。其所记名胜山水,较《南来志》为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