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野客丛书

野客丛书

三十卷。附《野老纪闻》一卷。南宋王楙(1151-1213)撰。王楙字勉夫,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少年丧父,养母不仕。母亲去世后,绝意仕进,题所居曰“分定斋”,隐居读书著述,时人称之为“讲书君”。晚年得拘挛之疾,仍手不释卷。著有《巢睫稿笔》五十卷、《小名犬子》五卷等,均佚,今仅存《野客丛书》。全书共三十卷,六百八十一条,以考证典籍异同为主,范围涉及经史、碑刻、经济、地理、文字、诗词、名物、制度、故事、风俗等各个方面。卷首有庆元元年(1195)自序,又有嘉泰二年(1202)自记一条,称“此书自庆元改元以来,凡三笔矣,继观他书,间有暗合,不免为之窜易”,极欲自成一家之言。王楙学问渊博,读书仔细,所记颇多可取。卷末其友陈造跋曰:“其议论之纯正,稽考之精确,钩摭之博洽,信可以不朽。”《四库全书总目》亦谓其书“考辨精核,位置于《梦溪笔谈》、《缃素杂记》、《容斋随笔》之间,无愧色也。”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则说:“其记闻颇淹洽,而识见多局,笔亦冗漫,时有酸馅陈腐之气,在宋人说部中不过位置《瓮牖闲评》、《学斋占毕》、《寓简》、《鼠璞》之间,以较《学林》、《能改斋漫录》诸书尚不能及,《四库提要》比之《梦溪笔谈》、《容斋随笔》,则相去远矣。”确实,书中偶有疏舛和因袭之处,如和峤千文松一条、周阿奴火攻一条,皆黄朝英《缃素杂记》之说:又记欧阳修诗本义谓毛苌以前无以驺虞为兽者,王楙引《六韬》以驳之;赵岐《孟子题词》谓孟子无字,王楙引《孔丛子》以驳之;颜师古《汉书注》谓玉树在甘泉,王楙引汉武故事以驳之;傅奕请正佛法表谓佛汉明帝时入中国,王楙引刘向《列仙传序》以驳之;杜甫诗“笔架沾窗雨”句本咏实景,而王楙改沾为占,引《开元天宝遗事》以证之,不知其书皆为晚出之伪书,不足为据。庾信《哀江南赋》“晋郑靡依、鲁卫不睦”句,本反用《左传》语,王楙则谓非其本义;黄庭坚诗注引乌孙公主琵琶事,本出傅玄《琵琶赋》序,其石崇、王明君词乃因乌孙公主之例,而王楙转据明君事以驳乌孙公主事;秦观词“杜鹃声里斜阳暮”,王楙谓“斜阳暮”当作“斜阳曙”,以避英宗庙讳而改(秦观词原作“杜鹃声里斜阳树”,宣和中歌者避英宗嫌名,改树为暮,见项安世《家说》。斜阳是不可云曙的);张祐宁王之诗自属追咏,而王楙以为目击,又与祐诗年代不符;茅盈见《史记·秦本纪》注,而王楙沿梁孙文韬碑以为汉人,讥其以庙讳为名;非《鶡冠子》者为柳宗元,王楙则云韩愈;作《盘中诗》者为苏伯玉妻,王楙则以为傅玄;“买石得云饶”句,本为姚合武功县诗,王楙以为王建诗;“余粮凄亩”本《淮南子》语,王楙以为始于左思;以準作准始于吕忱《字林》,王楙则泛指唐碑等,皆疏于舛错。再如,二公言宫殿条,白居易《长恨歌》“孤灯挑尽未成眠”,本不似帝王宫中气象,而王楙硬说“正所以状宫中向夜萧索之意”;二史下即字条,列举《史记》、《汉书》用“即”例句后,统谓“即之言就也”,而不知《史记》、《汉书》用“即”,往往假设连词用;乌鬼条,误驳《梦溪笔谈》、《缃素杂记》、《渔隐丛话》、《埤雅》鸬鹚之说,而错认乌鬼为乌蛮鬼等等,亦失于检索。然大体说来,可取之处为多,足资治文史者参考。书末附《野老纪闻》一卷,王楙父王大成撰。书中不著其名字,唯据王楙题词,知其父为陈长方之弟子,所记三十九条,多北宋元祐诸人遗事,间及南宋朝野遗闻及经史诗文考论等。王楙未加诠次,即仿《山谷集》后附《伐檀集》之例,将其父之书附于己书之末。也可供治文史者参考。今传本不一,《稗海》、《四库全书》、《笔记小说大观》、《丛书集成初编》等丛书本作三十卷,《宝颜堂秘笈》本作十二卷,商务印书馆《说郛》节本不分卷。1987年,王文锦取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王谷祥刻本为底本,参考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振鹭堂刻印的《稗海全书》本、明正统七年(1442)钮氏世德楼抄本、上海进步书局《笔记小说大观》石印本等版本,重新点校,由中华书局作为《学术笔记丛刊》之一,出版发行。1991年,郑明、王义耀又重新点校,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作为《宋代笔记丛书》之一出版。这两种版本为目前最好最为通行版本。

猜你喜欢

  • 黄石公素书

    一卷。旧题秦黄石公撰,宋张商英注。黄石公为秦汉间隐士,世传其授张良兵法即今本《三略》,其事不确,前已有辨。此书题黄石公撰,不确。张商英(1043-1121)字天觉,蜀州新津人(今属四川)。据《宋史》本

  • 桐薪

    三卷。明钱希言(生卒年不详)撰。钱希言字简栖,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撰有《剑》、《戏瑕》、《狯园》等书。生平事迹详见《剑》。此书主要杂取古今经史百家之学以及草木、虫鱼、珍奇、玩好等。以《淮南子·鸿烈》

  • 杜诗详注

    二十五卷。《附编》二卷。清仇兆鳌撰。仇兆鳌,字沧柱,晚号知几子,浙江鄞县(今宁波)人。生卒年不详。康熙进士。官至吏部侍郎。是书乃康熙三十二年(1693)仇兆鳌为编修时所奏进。凡诗注二十三卷,杂文注二卷

  • 夏小正疏义

    四卷(附《释音》《异字记》)。清洪震煊(1770-1815)撰。洪震煊,字檆堂,洪颐煊弟、拔贡生,精于经学。是书以传文为主,实事求是,不敢妄改传意,深合疏家体例。依其自序所云,是书“解必衷诸古训,说或

  • 慈利县志

    ①十卷,首一卷,清吴恭亨纂修。吴恭亨字岩村,邑人,贡生,经明行修之士。《慈利县志》光绪二十二年(1897)刻本,此志图四,分疆域、山水、都区、建置,开方计里,标识图例,不类疏庸之作,极精审可观。其志山

  • 诗笺别疑

    一卷。姜宸英(1628-1699)撰。宸英字西溟,号湛园,浙江慈溪人。清代文学家,明末诸生。少工举子业,兼善诗古文辞。屡踬于有司,而名达禁中。叶方蔼总裁《明史》,荐充纂修官。康熙三十六年(1697)进

  • 唐诗说

    二十一卷。元释圆至撰。生卒籍里等均未详。释圆至著有《牧潜集》。此书取宋周弼所选《三体唐诗》为之注释。前有大德九年(1305)方回序。考都穆《南濠诗话》曰:“长洲(今江苏苏州)陈湖碛沙寺,有僧魁天纪居之

  • 邓尚书年谱

    一卷。清邓邦康编。邦清末人,系谱主曾孙女。生卒年及事迹未详。谱主邓廷桢(1776-1846),字维周,号嶰筠,江苏江宁(今南京)人。嘉庆六年(1801年)进士,累官至两广、闽浙总督。***战争期间配合林

  • 毛诗蒙求窾启

    十卷。清代薛韬光(详见《毛诗蒙求汇琐》)撰。是书首有自序,以为诗中精义,经宋元诸大儒讨论,如日再中,其名物训诂,自《尔雅》外,诸子各有成书。兹集俱不多及,惟就诸说相持处,略标管见。大旨于《小序》、《传

  • 三传三礼字疑

    六卷。附《春秋大全字疑》一卷,《礼记大全字疑》一卷,清吴浩(详见《十三经义疑》)撰。此书因十三经注疏而作。明王鏊《震泽长语》称其时惟汀州版存,而汀州版亦不易见,所流传的只有万历中北监版及毛晋汲古阁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