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钱维乔。见《乞食图》条)撰。此剧根据《聊斋志异·阿宝》一节改编而成。是已知最早改编的聊斋故事戏,写才子孙荆与王宝娘的姻缘故事。剧中主人公孙子楚对王宝娘一片痴情,为求与王宝娘亲近,便化神魂前往王宝娘处
九卷。清查祥(约1711年前后在世)撰。查祥,字星南,号谷斋。浙江海宁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年至八十余而殁。本诗集未经刊行。有清抄本。该书《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书著录。
一卷。清陆荣秬(生卒年不详)撰,徐堂注。陆荣秬,字锡山,亦作锡三,号香林。经学家、诗人。江苏青浦(今上海松江境内)人。监生。有文名,诗极清丽,乾隆时曾举鸿博科,不肯赴考。著有《香林诗文集》。徐堂,字左
五本。不著作者姓名。此传奇共四十三出,写明正德、嘉靖间刑部员外郎林俊之事,虚实兼有。其情节大略是:林俊上疏请诛妖僧继晓,被革职,到扬州舅父王恕家中寄居。言吉交闻知林俊获罪,欲中断婚约,而其女如玉坚决不
五卷。清徐焕龙(生卒年不详)撰。徐焕龙,字友龙,宜兴(今江苏宜兴)人。康熙五年(1660)举人,屡试进士不第,于是淡漠仕途,埋头读书。五十岁后,闭门著述,著作有《屈辞洗髓》、《大易象解》、《诗经辨补》
十五卷。清周京(1677-1749)撰。周京,字西穆,又字少穆,钱塘(今杭州)人。廪贡生,考授州同知,乾隆十二年(1747)举博学鸿词,称疾不试。周京才华渊博,交游皆一时名流。著有《无悔斋集》。此集共
十卷。清郭嵩焘撰。郭嵩焘字伯琛,号筠仙。湖南湘阴人。道光时进士,官至兵部左侍郎,曾出使英法考察宪政。此书卷一为总论,共有论九图之非、论京氏分宫卦象次序之不足以解易、论王辅嗣不取互卦、论古易十二篇之数、
一卷。清陈寿熊撰。惠栋曾著《易汉学》,论述汉儒说易源流,但作者认为惠氏著作于汉学源流方面虽略具规模,但考证实疏。于是作此书以补正之。比如惠氏认为朱子解释《周易参同契》中的“二用”即用九用六是错误的,而
三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郭嵩焘等纂修。郭嵩焘,字伯琛,湖南淮阴人,道光进士,详见《湖南通志》(三百一十六卷)条。《湘阴县图志》光绪六年(1880)刻本,共三十四卷。分为二十七门。首序、凡例等。分为
二卷。宋乐史(930-1007)撰。乐史字子正,抚州宜黄(今属江西)人。初仕南唐,入宋赐进士及第,官至水部员外郎,是北宋文学家、地理学家。著有《广卓异记》、《诸仙传》、《太平寰宇记》等书。此书系采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