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铅山县志

铅山县志

①十五卷,清郑之侨纂修。郑之侨,字东里,广东潮阳人,乾隆二年(1737)进士,乾隆五年(1740)任铅山知县。《铅山县志》乾隆八年(1743)刻印。此志舆地志、建置志中,凡旧志讹误之处,皆予订正;户口、田赋,俱照《赋役全书》;土产载述,详实具体。惟旧志将诗文、杂作分载于山川名胜之下,本极得体,而此志反把所有诗文全部收入艺文志中,致与景物不相映衬,编排应不如旧志妥当。其选举志不知用表。其秩官志,于宋代知县,不载年代,仅列姓名,多至八十余人,又皆不言所据,其搜罗虽多,但真实程度却无法取信于后人。② 三十卷,首一卷,清张珽衍等修,华祝三等纂。张珽衍,字楚白,陕西咸阳人,监生出身,同治九年(1870)署任铅山知县。同治十年(1871)张珽衍奉檄续修县志,以翰林院编修、邑人华祝三为总纂,翰林院庶吉士饶佩勋辅佐,率诸邑贤分纂,稿未定,张珽衍他调,续由知县毓斌继承其志,历数月告竣。《铅山县志》同治十二年(1873)刻印。其总纲分为:地理志、建置志、食货志、学校志、武备志、职官志、选举志、人物志、艺文志、杂类志等十门。此志地理志有质疑数条,以前各志,讹谬相沿,重复遗漏,难资考证,此志遍历典籍,深入考据,加以订讹补缺,详注于各条之下,一目了然。其武备志武事目,自咸丰六年(1856)太平天国起义以后,逐年开列,颇为详备,惟无出典。

猜你喜欢

  • 试笔

    一卷。北宋欧阳修(1007-1072)撰。欧阳修生平事迹详见《毛诗本义》。此书为杂集欧阳修手书墨迹,录而成编。往往与《六一诗话》、《归田录》语相出入。不知何人所辑。陆游《渭南集》有为杨元发跋苏东坡所书

  • 竹谱详录

    一卷。旧本题为元李衎撰。李衎生平,详见《竹谱》。李衎有《竹谱》十卷,《永乐大典》已采辑著录,故抄袭十卷之《竹谱》成一卷之《竹谱详录》,易如反掌,只是其“详”实难达到。对此,《四库全书总目》仅存其目,加

  • 魏忠贤始末

    一卷。清赵吉士撰。吉士生卒年及事迹不详。该书记明朝末年宦官魏忠贤事。现有《逊敏堂丛书》本。

  • 初学尚书详解

    见《尚书详解》③。

  • 酣古堂法书

    四卷。清穆大展刻。无卷数次序。其中收黄山谷《题武昌松风阁诗》一卷。鲜于困学草书一卷。祝枝山自书诗二卷。《松风阁诗》真迹原《三希堂法帖》所摹,此本与之大小相同,书则远逊。山谷书笔笔凌空,毫无俗韵,而此刻

  • 春秋名臣传

    十三卷。明姚咨撰。咨字舜容,又字潜坤,号茶梦主人,又号皇象山人,无锡(今属江苏)人,生卒事迹不详。喜藏书,每遇善本往往亲自缮写。有《潜坤集》。该书本为姚咨同乡邵宝所撰,然邵宝编撰未毕,故咨续成之。书中

  • 露书

    十四卷。明姚旅(生卒年不详)撰。姚旅,号园客,莆田(今福建省莆田县)人。其生平事迹不详。此书共十四卷,其中分核篇二,韵篇三,华篇、杂篇、迹篇、风篇、错篇、人篇、政篇、籁篇、谐篇、规篇、枝笔、异篇各一,

  • 渊雅堂编年诗稿

    二十一卷。清王芑孙(1755-1817)撰。王芑孙,字念丰,号惕甫,一号铁夫。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乾隆五十三年(1788)举人。官华亭教谕。王芑孙与法式善、何道生、张问陶、杨芳灿等人常琴歌酒赋,为南

  • 四书索解

    四卷。清毛奇龄撰。毛奇龄详《仲氏易》条。毛氏生前曾对四书中无注解或有注而经注互相矛盾的经文疑义作有笔记,计有一百余条,名《四书疑义》,有问有答。毛氏没后其子删去答而仅存疑,汇为一编,名为《四书疑案》。

  • 御制耕织图

    二十三幅。清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撰。清圣祖玄烨命人绘制耕图、织图各二十三幅,“以颁示子孙、群臣,俾知粒食维艰,授衣匪易。”(《续四库提要》)每幅图上均附诗一首,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