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长乐县志

长乐县志

八卷。清孙蕙修,孙元体纂。孙蕙,满洲镶白旗人,荫生,康熙二十五年(1686)任知县。县志宋元无考,明万历间始有成书,之后两度复修。康熙间,朝廷特谕各省进舆图册,并令郡县呈志,以成《一统志》。适孙蕙莅任,谋诸绅士,取前所修辑者,详为审阅,聘孔元体等编稿。《长乐县志》康熙二十六年(1687)刻本。全书共八卷,为舆地志、建置志、秩官志、选举志、人物志、籍产志、系年志、艺文志。此志新编续载,校诸前志,失次者序,语俚者润,字文讹错者厘正,颇为详核。全编有论,有总论,有解,有纪事,有列传论赞,殊嫌词费,而关帝世家一编,尤为创见,他志均无此例。

①二十卷首一卷。清彭光藻等修,杨希闵等纂。彭光藻,字敬轩,湖南武陵人,贡生。同治七年(1868)任长乐县知县。杨希闵,考江西新城人。长乐邑乘,首修于明弘治十七年邑人刘则和。再修于万历二年邑人郑世威。三修于崇祯十四年嘉善夏允彝。四修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安福贺世骏。彭光藻于同治七年(1868)任县令时,邑乘已百余年未修。彭氏因设局重修,历十月而成此书。同治八年(1869)刻印。共二十卷首一卷,分为:卷一各图。卷二星野。卷三地理。卷四建置。卷五田赋。卷六水利。卷七学校。卷八祠祀。卷九兵防。卷十职官。卷十一至卷十二选举。卷十三至卷十六列传。卷十七列女。卷十八艺文。卷十九艺文录。卷二十外纪。兹篇乾隆以前大抵以夏志和贺志为本,虽有增改,然内容所增不多。乾隆以后,新加纂辑者,以赋役、官师、兵防为最详。其山川志,于山则别其乡都,于水则叙其源流,非惟识名胜,亦可以识形势,皆深得志法。惟风俗志所叙述简略。全书又无金石志。各门记载,某为旧志,某为新增,亦未标出。是为小疵。② 三十卷,首一卷,民国孟昭涵修,李驹等纂。孟昭涵字北沅,湖南人,禀贡。民国五年(1916)任长乐县知县。李驹,生平不详。孟氏任知县后,以邑乘又历五十年而未修,因设局重新纂修,历十八月而成此书。民国六年(1917)铅印。其新政有不能独立一门者,如实业只有农商会所,交通只有邮局、小轮船,刑法只有拘留所,皆数语了之。将小轮船附水利,他则均附城市。兹篇最佳者为赋税志所作新旧正杂各款一览表。凡随粮捐、附加捐、酒税、船税、寺租、学租、地租、渔课等,皆列出创始年月、全年税额及收税方法等,十分详细,可供后人考镜。

①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李焕春修,潘炳勋、赖荣光纂。李焕春,字玉山,云南宝山人,进士,官长乐知县。潘炳勋,字霁堂,湖北靳水人,官长乐训导。长乐,县无旧志,嘉庆二年(1797)知县王霈霖与训导沙象乾,修草志二本,未经梓行。道光二十三年(1843)知县乔守中有《竹枝词》七十八首,分咏县事,考核未精。咸丰元年(1851)李焕春任知县,商之潘炳勋,集县中士绅,分任其事,网罗旧闻,搜求故实而编辑,于二年(1852)成书。《长乐县志》咸丰二年刻本。共十卷,凡县中沿革、天文、地理、人事,详叙颠末,或亲以说。县之分野,时久难稽,以章氏的星野察九州灾祥,后世因之,修志者多备载。长乐县居长阳鹤峰之中,以翼星分野为断,疆域沿革,《湖北通志》载:长乐元以前为荒地,明初始置五峰、深溪等长官,未为确论。此志据容美土司田舜年《世述录》,称长乐初为元夏之土官,而列五峰司于前。长乐县山脉支,来自巴蜀,水泉归于江湖,山川类,则考其形势,水则究基源流,与邻县交错的,皆详载以见接壤之要隘。物产、赋役分列于后,秩官类,文职自知县至典史,武职自千总至把总,以雍正十三年(1735)始。此志提纲挈目,缕条析分。此志凡例八条,足资考核。② 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李焕春原本,龙兆霖增补。龙兆霖,字良山,湖南宁乡人,由从九品保升,官长乐知县。咸丰二年(1852)县令李焕春创修县志,同治三年(1864)田氏族人肆扰,板遭兵燹。八年(1869)龙兆霖任知县,补刊重辑。《长乐县志》同治九年(1870)刻本。共十六卷首一卷,分为:卷一分野,卷二疆域,卷三山川,卷四沿革,卷五营建,卷六官师表,卷七武职官表,卷八物产,卷九赋役,卷十学校,卷十一礼乐,卷十二风俗,卷十三人物,卷十四至卷十五艺文,卷十六杂纪。此志纲目与李志略同,气候附分野,载长乐县高处气寒,先播种后收成,低处气暖,先收成后播种,渔湖关、通塔坪等处,地气较暖,可种两季,其余仅种一季,所种以洋芋、包谷居多。山川类附子目四十四,大半土司俗名。营建类,凡域垣、衙署、坊庙、桥梁创于前人,其年月可考者详,无考者阙,寺观、古迹亦同。碑记文词雅驯者采入艺文志,仅存基址,则附载。官师表,咸丰二年以后至同治八年止,文职自知县至典史,武职各增数十人。长乐县为川楚要道,土司时,重赋课以养壮兵,改土归流后,设镇兵以资防守,民壮、保甲与民间自卫相互表衷,军政类备录。艺文类,广为搜罗,与县事有关足为典据者,皆备录。杂记志,仿刘歆《西京杂记》、段成式《酉阳杂俎》,凡遗文秩事,散见他说,可证县事者,不分门类,汇载以扩见闻。此志补锓前志,续纪懿行,也有功于此县。

猜你喜欢

  • 五经小学述

    二卷。清庄述祖(1750-1816)撰。述祖字葆琛,江苏武进(今武进县)人,经学家,庄存与弟之子。乾隆庚子进士,官山东滩县知县,在任明畅吏治,后乞归,著书、侍养父母。述祖传存与之学,研求精密,对于世儒

  • 禽星易见

    一卷。明池本理撰。池本理为赣州(今江西赣州市)人,著有《禽遁大全》及《禽星易见》,余事不详。禽星是古代占星家的一种占法,传说此法始于张良,为兵家秘传,其实于一切人事得失趋避无所不占。其方法不一,本书则

  • 西康建省记

    三卷,民国傅嵩炢编,傅嵩炢字华峄。其诸生时随川督赵尔丰西征,不数年游擢至驻藏大臣。《西康建省记》民国元年(1912)铅印本。全书三卷,首载为西康全省舆图序;第二为建省记序;第三为宋育形序;第四为凡例;

  • 梧江杂咏

    一卷。清刘云峰(约1729年前后在世)撰。刘云峰字秋冶,江西南昌人,生卒年均不详,生平待考。工诗。本编取梧州风景古迹,为竹枝词四十五首,各附注其下,颇详悉。

  • 金石表

    一卷。清曹溶撰。曹溶(1613-1685),字洁躬,号秋岳,秀水(今属浙江省)人。明崇祯十年(1637)进士,官监察御史。清代官至户部侍郎,出为广东布政使,后左迁山西阳和道。著有《崇祯五十宰相传》等书

  • 楚辞贯

    一卷。清董国英(1729-?)撰。董国英,字逸伦,博川人。诸生,善诗文。据余莲序称有诗稿,不传,只传《楚辞贯》。此书成书于清嘉庆五年(1800),时董氏七十二岁。虽名《楚辞贯》,但只解《离骚》一篇。作

  • 两汉笔记

    十二卷,宋钱时撰。钱时,生卒年不详,字子是,号融堂。南宋严州淳安(今浙江淳安西北)人,钱时年幼时超群脱俗,后绝意科举,究明理学,因江东提刑袁甫延请,主讲于象山书院,议论风发,指摘痛快,听他讲课的人总有

  • 逆耳忠言

    四卷。法兰西殷弘绪(?-1741)撰。殷弘绪字继宗,耶稣会士,康熙三十八年(1699)入中国,雍正初(1723)年到北京,死于乾隆六年(1741)。《逆耳忠言》是一部宣传耶稣教义之作,全书大意,无非是

  • 潜沧四书解

    一卷。清佘一元撰。一元字占一,号潜沧,山海卫(今河北山海关)人。顺治四年(1647)进士,官至礼部仪制司郎中。顺从陈龙正,著有《潜沧集》七卷。《潜沧四书解》一书大都推衍师说,往往翻新于旧解之外。如谓《

  • 金石史

    二卷。明郭宗昌编撰。郭宗昌,字允伯,华州(今属陕西省)人。平生笃好金石文,与同时周至赵崡,都以搜集古刻为事。他在住地的白崖湖上,筑一亭子,亭子上的廊柱、柱基、屋基等处,刻满了各种铭赞,都是自己书写和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