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堂集
四十四卷。清陆奎勋(1663-1738)撰。陆奎勋,字聚侯,号星坡,又号陆堂,浙江平湖(今浙江省平湖市)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陆奎勋曾主持广西秀峰书院,其学规仿朱熹白鹿洞遗意,成就甚众。是集有文集二十卷,诗集十六卷,续诗集八卷。集前有自序,说在长洲汪琬、秀水朱彝尊之间。其文内序、问考辨诸篇,颇博辨。说经好为异论,颇近毛奇龄,但不如汪琬和朱彝尊。沈德潜《清诗别裁集》认为陆奎勋的诗“风流明丽”。有清刻本。《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书著录。
四十四卷。清陆奎勋(1663-1738)撰。陆奎勋,字聚侯,号星坡,又号陆堂,浙江平湖(今浙江省平湖市)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陆奎勋曾主持广西秀峰书院,其学规仿朱熹白鹿洞遗意,成就甚众。是集有文集二十卷,诗集十六卷,续诗集八卷。集前有自序,说在长洲汪琬、秀水朱彝尊之间。其文内序、问考辨诸篇,颇博辨。说经好为异论,颇近毛奇龄,但不如汪琬和朱彝尊。沈德潜《清诗别裁集》认为陆奎勋的诗“风流明丽”。有清刻本。《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书著录。
清丁耀亢撰。丁耀亢,生卒年不详,字西生,自号野鹤,山东诸城人,明代诸生。清顺治五年(1648)入京,由顺籍拔贡,官至容城教谕。颇负诗名,著有《丁野鹤诗抄》十卷,另著有《出劫纪略》、《续金瓶梅》等。传奇
十卷。清张曾虔(生卒年不详)辑。张曾虔为安徽省桐城人,张英之孙,若需之子,曾任安徽凤阳宿州训导。此集为其家诗集,第一卷,收入张英之诗一百三十四首。张英(?-1708),字敦复,号圃翁,康熙丁未(166
八卷。清张用天(约1729年前后在世)撰。张用天字用六,号诚庵,娄县(今江苏昆山)人,生卒年均不详。本集刻于乾隆甲子(1744),用天作序。其诗气体匀整,而捶字往往未坚,句法亦多沿袭。该书《四库全书总
八卷。清刘文淇(1789-1856)撰。文淇字孟瞻,仪征(今江苏仪征)人,清代著名经学家。嘉庆二十四年优贡生,为侯选训导。贯穿群经,对《左传》用力尤勤。唐孔颖达《五经正义》行,汉魏六朝诸儒说经之书逐渐
十卷。清代范家相撰,叶钧重订。叶钧程乡(广东梅县)人,乾隆年间乡试第一,官直隶知县。本书前有韩封作的序言和叶钧自序,后有罗春和范家相原序及李士祯所作书跋。范家相编撰的《三家诗拾遗》,《四库全书》已著录
一卷。清崇祐(?-1870)撰。崇祐字辅心,本姓蒋,名崇祐。沈阳人。官至江右袁州司马。其人尚气节,重然诺,慷慨好施。尤耽吟咏,工绘画。其时每出一纸,时人学宝之。其著作甚富,但兵乱中失亡过半。今存者只此
五卷。《补遗》一卷。《词钞》二卷。清尤维熙撰。尤维熙字祖望,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待考。乾隆年间拔贡生,官云南蒙自知县。该集为其友人吴江、郭庆、朱春生、彭兆孙等选定,钱塘陈鸿寿作序并刊行。补遗一
二卷。《诗钞》十一卷。清方昌翰(生卒年不详)撰。方昌翰,字宗屏,安徽桐城人,官新野知县。方昌翰既能诗,而有闻于时。其诗有以名德著者,有以功业著者,有以经学著者,有以文辞著者。作者绩学继志,早年所作之诗
十卷。宋朱元升(?-1275)撰,其子士可、士立补葺。朱元升字日华,号水簷,平阳(今浙江平阳)人,黼从子。嘉庆四年(1211年)武进士,官承节郎,差处州龙泉、遂昌、庆元县、建宁府松溪、政和县巡检。其子
见《类证普济本事方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