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十五卷。元道士刘大彬撰。大彬,号玉虚子,钱塘(今杭州)人。延祐中袭封茅山四十五代宗师、洞观微妙元应真人。此书分志诰副墨、三神纪、括神区、稽古迹、道山册、上清品、仙曹署、采真游、楼观部、灵植检、录金石
十九卷。清许伯政(详见《易深》)撰。作者认为,孔子依据鲁史撰成《春秋》,并用鲁史中未入《春秋》的史事作传,《左传》中叙述而不下结论、语言简洁意旨精深的部分即出自孔子之手。其余起注释作用的文字以及“词气
八卷。清朱经(一作朱径,约1692年前后在世)撰。朱经,宝应(今属江苏)人,字恭亭。本集为朱经自编,收其自康熙二十五-三十八(1686-1699)年,共十四年之诗作。其诗缘情绮靡,颇有格韵。其中少时作
十二种,十二卷,清末民国罗振玉(详见《云窗丛刻》)编。丛书汇辑敦煌石室所出,而中土已佚之古籍,共十二种:《尚书顾命》、《沙州志》、《西州志》、《五天竺国志》、《温泉铭》、《沙州文录》、《别本心经》、《
二卷。宋吴彦夔(生卒年不详)撰。吴彦夔,字拙庵,南宋医家。此书旧本不著撰人姓氏,《宋书·艺文志》载此书亦不言作者,《四库全书》据陈振孙所言断为吴彦夔所撰,成于南宋淳熙庚子(1180)。全书分上、下两卷
二十卷。明李茂春撰。茂春,字蔚元,杞县(今属河南)人。生卒不详。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该书主要记载历代有名贤相的嘉言善行。“盐梅”一语,出自《尚书·说命下》,其文曰:“若作和羹,尔惟盐梅”。该文
九十八卷。清叶沄撰。沄字蕃久,号松川,昆山(今属江苏)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温公《通鉴》,朱子《纲目》,年经月纬,学者所宗,为外纪、前编、续编所不及。“纲鉴”之名,为《纲目》、《通鉴》各摘一字称之,又
二十一种,二百六十七卷。清钱大昕撰。全书收经部一部,史部十五种,子部四种,集部一种(为《潜研堂文集》五十卷《诗集》十卷《诗续集》十卷)。其中史部《廿二史考异》、子部《十驾斋养新录》、集部《潜研堂文集》
二十卷。旧本题明屠隆(生卒年不详)撰。屠隆著有《篇海类编》。本书采对偶字句自一字至四字。各区门类,都是市井幢轴之词。俗陋可笑。《四库全书总目》云:“隆虽佻荡不检,游谈无根,然其谬尚不至此。殆坊贾所托名
一卷。佚名撰。敦煌卷子本,原藏敦煌千佛洞,现在巴黎国立图书馆,编目为敦煌《将来目录》第3349号。该卷算经于1899年5月25日为在洞道士王园箓(?一1931)因洞壁破坏从中发见。1907-19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