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陈学士文钞

陈学士文钞

一卷。清陈仪撰。陈仪(1670-1744),号一吾。直隶文安(今属河北)人。祖陈帖以兄少司农协荫授官。父陈良瑛袭荫为京职。陈仪生而颖异,读书过目不忘,同里前辈交口称之。康熙二十九年科乡试,屡蹶公车。康熙年间进士。雍正三年(1725)协助怡亲王允祥办理畿辅水利。代允祥起草奏疏和文稿。五年负责天津水利营田局工作,兼管文安、大城等地堤工。八年调任丰润诸路营田观察使。乾隆元年(1736)罢职回京。著有《治河蠡测》等书。肆力于古文辞,益讲求经世之务,于礼乐制度盐法河防莫不考究其得失也。其所著陈学士集十八卷,季子玉友刻于闽中。此钞乃吴邦庆撰辑而成,并非完帙,盖采其言直隶水道河防之文,故名文钞。畿辅水道丛书本,共一卷。篇中大旨皆论畿辅河道之利害,经营稻田之工程,桑乾、沽白、漳卫、滹沱诸水之贯注,脉络之合分,迁徙崩决之由及疏导之法。可供治水者参考。

猜你喜欢

  • 中山诗话

    一卷。宋刘攽(详见《文选类林》)撰。是书为宋代诗话中年代较早的一部。当熙宁、元祐之间,刘攽兄弟以博洽名噪一时,然多吟咏而不甚著述。唯此论诗之语而独传。北宋诗话唯欧阳修、司马光及刘攽三家号为最古。此编较

  • 通俗编

    三十八卷。清翟灏撰。翟灏生平见“尔雅补郭”。《通俗编》卷首有乾隆十六年(1751年)周天度序,其书当即刊行于是年。周序谓翟灏“往来南北十许年,五方风土,靡所不涉”,为搜辑俚言俗语付出了艰辛劳动。全书搜

  • 道德经注

    二卷。附《阴符经注》一卷。清徐大椿(详见《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撰。《道德经》流传至清代,为其作注者已达数十家甚至上百家。众家之注各立一说。自清世祖福临始,对诸家之说概而论之。或非以“失其意”,或议为“

  • 纪钱牧斋遗事

    一卷。撰者不详。该书记明末清初钱谦益事迹。现有《痛史国变难臣抄》附刊本。

  • 广雅释诂疏证拾遗

    四卷。清俞樾撰。俞樾(1821-1907)字荫甫,晚年号曲园,学者称曲园老人,浙江德清县人。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咸丰五年(1855年)官河南学政。因事罢职,侨居苏

  • 诗疑问

    七卷。元朱倬(生卒年不详)撰。朱倬字孟章,建章新城(今山东省南康县)人。至正进士,曾任遂安县尹。《诗疑问》亦称《诗经疑问》,就《诗经》中有关问题先提出问题后作解答,其贡献有三:(一)该书是《诗经》研究

  • 尔雅郝注刊误

    一卷。清郝懿行原撰,清王念孙刊误。是编前有共和八年己未(1919年)罗振玉序。是编原写本旧藏贵阳陈松山家,首尾朱墨烂然,凡一语有未安,一字有讹脱,均以朱笔订正。以书迹观之,多出念孙手,间有一二为引之所

  • 泉货汇考

    十二卷。清王锡綮编。王锡綮,详见《选青阁藏器目》条。书前有同治十二年(1873)自序、盛襄题诗、樊彬序及凡例。末有其孙王维檏跋。书中所列,卷一为古币品;卷二、卷三为古刀品;卷四为古圆金、周正品、汉正品

  • 南阳府志

    十二卷,明杨应奎纂修,曹鼎、谢崇补遗,张嘉谋校注。杨应奎,字文焕,山东益都人。明正德六年(1511)进士,嘉靖初年来任。张嘉谋(1874-1941),字中孚,自号梅溪钓徒,邑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

  • 十六国史略

    不分卷数。清王筠撰。王筠(1784-1854),字贯山,号菉友,清代山东安丘人。道光举人。游京师三十年。与叶志诜、何绍基等友善切学。后知山西乡宁等。工于经史,尤长于说文。著有《说文句读》、《说文释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