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陌花轩杂剧

陌花轩杂剧

七种。明黄方胤(约生活在嘉靖至万历年间)撰。方胤号醒狂,金陵(江苏南京)人。生平事迹均不详。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五据焦循《曲考》录曲七种,曰倚门、再醮、淫僧、伦期、督妓、娈童、惧内。题《陌花轩杂剧》,黄方印作。而焦循《剧说》卷五亦载《陌花轩杂剧》,录为黄醒狂作,醒狂乃方胤号,方印或为传抄时与方胤音近之误。又考明顾起元《客座赘语》载黄方儒事有二条。一为卷八黄蛰南父子条,说吏部黄公甲字首卿,蛰南生四子,方儒为其三子,方儒落魄废其业,有陌花轩小集。曲巷词余,调世嘲俗,殊令人解颐,名迹大著;其二,卷九伤逝条列词曲之人有五,其第四人为黄上舍方儒,注云:文学,著《陌花轩词小令》,所记黄方儒轩名及习业甚相似,当与方胤为一人。王国维以轩名推之,或方胤本名方儒,后改此名,亦未可知。此书所载七剧,皆鄙亵之事,雅人所不忍道,调世嘲俗。谱鄙俗人言语行事,而犹存杂语,则不入格,乐府子夜企喻诸词,其事鄙,其词浅,而人反以其鄙浅而好之,亦由其不失真耳。观方胤此编,殆落拓不遇,故作猥语,籍以破其牢愁,与李开先罢归后之作《一笑散》诸剧用意实同。此本前载一序,称醒狂黄四君,翩翩佳君子也。有清初刊本。

猜你喜欢

  • 石钟山志

    十六卷。清胡传钊撰。胡传钊,字丽樵,湖南善化(今长沙)人。官江西知府。石钟山在湖口县有二。县治南为上石钟山。县治北为下石钟山。距县治各一里。两崖相对,壁立数百仞。隔九江郡六十里。《石钟山志》光绪九年(

  • 人模样

    一卷。贺时泰(见《思聪录》)撰。此书以人身五官四支之类分目标题,往往牵强。如“元气”一条,引唐柳公权语;“两肘”一条,引杨时两肘不离案语;“脚”一条,引宋璟有脚阳春事;“骨头”一条,引陈献章除去此心此

  • 春秋左传

    旧题左丘明(生卒不详)撰。此书亦称《左氏春秋》、《春秋内传》,简称《左传》。西汉刘向、刘歆父子,东汉桓谭、班固皆认为此书为左丘明所撰,左丘明乃孔子弟子。魏晋诸儒对此均无异议。唐啖助、赵匡始提出《左传》

  • 虑得集

    四卷,《附录》二卷。元末明初华悰韡(生卒年不详)撰。华悰韡字公恺,自号贞固处士,无锡(今属江苏)人。入明以后,不仕而终。为贻训子孙,取经史百家有关家教、礼学论述及自己心得,撰成此书,取千虑一得之义,定

  • 周易索诂

    十二卷。清倪象占撰。象占初名承天,后以字行,字惕斋,又更字韭山,浙江象山人,贡生,官至嘉善县训导。此书卷首为卦目图、反对图、八卦立体图、八卦运行图、阴阳变化图、卦变象主图、大卦图、十辟图、互卦图。上篇

  • 丧服经传马氏注

    一卷。东汉马融(79-166)撰,清马国翰辑。马融字季长,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曾任校书郎、议郎、南郡太守。博学宏通,生徒常有千余人,郑玄、卢植都出其门。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

  • 南山余集

    十六卷。清戴潜虚(1671-?)撰。戴潜虚,字褐夫,年五十七岁始高中一甲二名进士(榜眼)。书中后序称“垂老之年,构褐以死”,原因语焉不详。其仕履莫考,惟知其与桐城派开山祖方苞为挚友,且深为苞所敬服。文

  • 篇海

    见《四声篇海》。

  • 伤寒论注 伤寒论附余 伤寒序例新注 读伤寒论心法 迥澜说 时节气候决病法

    《伤寒论注》六卷,《伤寒论附余》二卷,《伤寒序例新注》一卷,《读伤寒论心法》一卷,《迥澜说》一卷,《时节气候决病法》一卷。清王丙(生卒年不详)撰。王丙字绳孙,号朴庄,吴县(今属江苏)人。贡生,幼年聪敏

  • 采薇集

    四卷。《幽贞集》二卷,《邕集》六卷。明董传策(1530-1579)撰。董传策,字原汉,号幼海,抱一山人。上海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因劾严嵩稔恶误国之罪,严嵩下其狱,严刑拷打。恰逢地震而得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