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集拓新出汉魏石经残字三编

集拓新出汉魏石经残字三编

(民国十九年拓本)吴宝炜编次。宝炜字宜常,河南潢川人。著有《魏三体石经录》等。此书集拓残字四卷,是继马衡《集拓新出汉魏石经残字初编》而作的。集一百七十八石。其中《周易》九石三十一字;《尚书》十二石三十五字;《鲁诗》七十二石三百八十四字;《仪礼》八石十一字;《春秋经》十四石五十四字。《公羊传》二十四石一百零四字;《论语》十四石五十一字。不知经名者十三石二十四字;《后记》二石十六字。魏石经,《尚书》七石,其中《尧典》《咎繇谟》合计十一字,不知篇名者六石十二字;《春秋经》二石六字;不知经名者一石一字。汉、魏石经共七百七十余字。其中与今本有差异的,如汉石经《尚书·顾命》“弘璧琬琰”,石经“琬”作“捥”。《鲁诗》之《邶风·匏有苦叶》“深则厉”,石经“厉”作“疠”。又《小雅》之《宾之初筵》排在《彤弓》后面,与今本不同。其中“载号载呶”,石经“呶”字作“”,也与今本不同,又《小弁》“焉如,假寐永叹”,石经“擣”作“”,“假”作“监”,作“”者与《经典释文》所引《韩诗》同。又《楚茨》“祝祭于祊,祀事孔明”,石经“祊”作“”,“祀”作“我”,与今本异。又《小雅》之《大田》《瞻洛》《湛露》《裳裳者华》、《隰桑》依次排列,《大雅》之《露台》排在《旱麓》后面,皆与今本异。又《采菽》“乐只君子”,石经“只”作“旨”。《思齐》“烈假不瑕”,石经“烈假”作“罟”。《桑柔》“稼穑卒痒”,石经“穑”作“啬”。《仪礼·丧服》“齐衰”,的“衰”石经作“”。《春秋经·成公二年》“薛人鄫人”,石经“鄫”作“缯”,与《国语·晋语》及《左传·哀公四年》“缯关”之“缯”相同。《论语·述而》“不知老之将至”,正平本“至”下有“也”字。石经同。又《论语·子罕》“固天纵之将圣”,石经无“将”字。此书魏石经部分可供校经之用的大体就是这些。

猜你喜欢

  • 重校古经解钩沉

    三十卷。清余萧客(详见《古经解钩沉》)撰,柳荣宗(详见《穀梁大义述》)校。本书早已收录于《四库全书》,刊版于乾隆六十年,其后书版归丹徒鲁氏。到道光庚子年重加补葺,嘱托柳荣宗校勘。荣宗通检萧客原注出典,

  • 学海堂经解缩本编目

    十六卷。清凌忠照、张绍铭编。二位编者生卒年、号和生平事迹皆不详。此书与敬修堂编目、蔡启盛检目又有不同。其以十三经为序,每经为一卷,唯《春秋》一卷,加列三传。《大戴礼记》一卷,列《礼记》之前。至于单词只

  • 称谓考辨

    一卷。清周象明撰。周象明(1634-1691)字韦庵,号悬著,太仓(今属江苏)人。康熙十一年(1672)举人,不仕,授徒以终。尚著《七经同异考》、《性理发微》、《事迹考辨》。是编辑录称谓之辞,一一考证

  • 庞眉生集

    十六卷。明于慎思(约1587前后在世)撰。于慎思,字无妄,号航隐。山东省东河县人,生卒年不详。为明代文学家于慎行之弟。亦工诗文。著有《庞眉生集》。是集凡十六卷,诗七卷,杂文八卷,乐府一卷。其诗文皆有纵

  • 周易大义图说

    二卷。清郑凤仪撰。凤仪字南荣,原名豹文,浙江萧山人,乾隆举人。此二卷,上卷载图四篇、说三篇,下卷载图说九篇,末附修道堂月课张之槎课卷一首,及郑氏自作纪梦诗一首。卷首有汪廷珍序及自序各一。全书不过两万言

  • 达生编

    二卷。清亟斋居士(生卒年不详)撰。亟斋居士生平事迹不详,仅知为康熙年间安徽人。著有《详要胎产问答》、《亟斋急应奇方》等书。此书又名《达生篇》,又作一卷、三卷,为妇产科著作。撰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

  • 仪礼商

    二卷。《附录》一卷。清万斯太(1633-1683)撰。万斯大字充宗,晚号跛翁,学者称褐夫先生,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师从黄宗羲,一生不务举业,锐志经学,主张“非通诸经不能通一经,不悟传注之失,则不

  • 急就

    一卷。宋叶梦得(1077-1148)摹本。梦得字少蕴,号石林居士,原籍吴县(今属江苏),居住乌程(今浙江吴兴)。绍圣进士,绍兴时任江东安抚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行宫留守。文学家,学问博洽,精熟典故,著

  • 来斋金石考

    三卷清林侗撰。林侗(1627-1714),字同人,侯官(今福建闽侯)人。喜好搜集金石,曾游长安,于淳化山中得汉甘泉宫瓦;又携带拓工,在唐昭陵等陪葬地,拓得唐李靓等人的碑刻十六块。本书所著录,都系其所自

  • 三阶佛法

    四卷。隋代释信行(540-594)撰。信行,俗姓王,魏郡(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市)人。三阶教的创立者。自小出家为僧,他执意刻求佛法,博涉经论,学而不厌。参佛尽礼尤为僧俗称道,每逢塔像必周行礼拜。后于相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