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高密县志

高密县志

①十卷。清张浩修,张寅威等纂。张浩,会稽人,吏员出身,康熙四十四年(1705)任高密知县。在任期间,从政廉洁自守,于邑中多有建设。《高密县志》,在明嘉靖、万历时,曾两次纂修,入清以后,各县均重修邑乘,惟高密则无。张浩莅任后,即与邑中士绅耆硕,商议纂修县志,遂设局采访,博搜遗闻,垂询近事,历数月新志成。《高密县志》康熙四十九年(1710)刻本,全书十卷,分为:卷一舆地:沿革、星野、形势、山川、里社、风俗、节序、物产;卷二建置:城池、公署、铺舍、坊表、桥梁、道路、市廛;卷三贡赋:户口、田地、赋税、征役、官庄、义仓;卷四典礼:公仪、祀典、宾兴、乡仪、恤政、刑法;卷五学校:儒学、社学、射圃、学田、祭器、书籍;卷六职官:封建、官师、汛官、名宦;卷七选举:荐辟、科目、武职、岁贡、封拜、恩荫、监生、官生;卷八人物:乡贤、贤才、孝义、列女、隐逸、仙释;卷九杂稽:古迹、景致、祥异、庙宇、寺观、丘墓;卷十艺文:宸翰、传记、碑铭、诗歌、传注、奏疏。此志体例完备,纲举目张,评论考证,较为详确,叙事尚能言简意赅,为方志中的善本。②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张乃史修,钱廷熊纂。张乃史,古皮人,乾隆间继任高密知县。钱廷熊,姑苏人,历任曹州府荷泽县知县,乾隆十三年(1748)任高密知县。钱廷熊掌高密,见邑志自康熙四十九(1710)知县张浩重修后,又四十余年未再纂修。虽建置、赋役不无变更,风俗社会不无易移,而旧志断简残编,无法观其全。乃决意重修邑乘,征邑中士大夫,或任采访,或负纂辑,稿成未付梓,钱廷熊迁调他地。张乃史继任之,邑中绅士遂挟其前任钱廷熊旧稿,请纂于乃史。乃史簿书余暇阅其卷帙,无不备载。遂以其稿,参补考订,历五月而告竣。《高密县志》乾隆十九年(1754)刻本。此志体例完备,叙事,极简洁明了。其中对建置志、赋役志二志,记述极为详实,由明至清,条缕析贯,从中可考见数百年社会生活及其演变史,有一定参考价值。③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罗邦彦、傅赉予修,李勷运纂。罗邦彦,福建南平人,拔贡出身,光绪十八年(1892)任高密知县。傅赉予,萧山人,举人出身,光绪二十二年(1896)任高密知县。李勷运,邑人。高密县志自乾隆十九年(1754)钱廷熊修后,又已百余年未修加纂。这期间,建置之因革,社会之演进,均不可无志。适山东巡抚张曜,欲重修《山东通志》,因檄各属,将原志汇呈,并将未续事实,谘访缮进,以备采录。罗邦彦乃奉旨修志,与邑中文士,分负采访修纂诸事。不久,邦彦离任,稿未成又被檄去。傅赉予继任后,仍命邑人续补罗邦彦未完成之稿,证诸旧志,续以新编,历时五月而志成。《高密县志》光绪二十二年(1896)刻本。此志体例完全承袭前志,毫无增损,仅续以新事而已。然其叙事、图考,均极精详。

猜你喜欢

  • 铜鼓书堂词话

    一卷。清查礼(1716-1783)撰。查礼,原名为礼、学礼,字恂叔,号俭堂,一号铁桥。宛平(今北京)人。乾隆元年(1736)登博学鸿词科,二十三年(1758)任户部主事。曾随军征金川,专司督运。后擢四

  • 知耻斋文集

    三卷。清谢振定(1753-1809)撰。谢振定字一之,号芗泉。湖南湘乡人。乾隆年间进士,官至御史。因巡视东城,焚烧和珅宠奴所乘之车,人称“烧车御史”。后升为礼部员外郎,因劳瘁卒。谢振定少有才,尚气节,

  • 丙丁龟鉴

    五卷。续录二卷。南宋柴望(生卒年不详)撰。柴望字仲山,江山(今属浙江省)人。曾官太学上舍,除中书。淳玦六年(丙午,1246)正旦日蚀,因上《丙丁龟鉴》,犯忌入狱,不久释归,景炎二年(1277)荐授迪功

  • 海峰集

    十六卷。清刘大櫆(1697--1779)撰。刘大櫆,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安徽桐城人。雍正副榜贡生。乾隆时先后举博学鸿词科和经学科均落选。授黟县教谕,数年后告归故里。刘大櫆是清代重要散文流派“桐城

  • 何氏语林

    三十卷。明何良俊(详见《四友斋丛说》)撰。此书承袭晋人裴启《语林》之名,而体例、门目也完全仿效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搜罗了两汉至元代正史所列,传记所存的士大夫的言谈举止、轶闻琐事,共二千七百余事,精心

  • 梦泽集

    二十三卷。明王廷陈(约1531年前后再世)撰。王廷陈,字稚钦,湖北黄冈人。生卒年不详。幼好弄,颖慧绝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选庶吉士,官至裕州知州。廷陈才高,诗文重当世,一时才士鲜能过之。著有

  • 蛰园丛书

    五种,七卷。清吴丙湘编。吴丙湘,仪征(今江苏仪征)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丛书无总题,仅有“蛰园校刻”四个字,一般称为《蛰园丛书》,收清代学者著作五种:孙兰《大地山河图说》一卷、《柳庭舆地隅说》三卷、汪

  • 转天心

    二卷。清唐英撰。唐英生平详见《梁上眼》(辞目)。此剧三十八出,根据艾衲居士所作小说《豆棚闲话》改编。写秀才吴明满腹经纶却功名无望,因题诗抒愤触怒玉帝,被冥司判死后托生于其妾珍珍为儿,取名吴定。吴定孝敬

  • 考古图

    十卷、续考古图五卷、释文一卷。宋吕大临(约1042-约1090)撰。吕大临,字与叔,蓝田(今陕西蓝田县)人。初学于张载,后从二程(颢、颐)游,与游酢、杨时、谢良佐并称程门四大弟子。吕氏博览群书,能文章

  • 剔弊广增分韵五方元音

    二卷。清赵培梓修订。赵氏于嘉庆十五年(1810年)将《五方元音》加以修订,成《剔弊广增分韵五方元音》。其改动主要是:将等韵学中的一些概念搬到书中来;将声母代表字换成三十六字母;各韵之下另标明属于诗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