㨅
【音】 亦音Nèi(86)。【源】 见《姓氏急就篇》(11,25)及《广韵》(11,239)。【望】 平原(17,418)。
罕见姓氏。《汉语大字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引 《集韵》云: “㨅, 姓。”未详其源。 (按: “㨅”,作为姓氏,其音纷然: 《中文大字典》及《姓氏词典》音niáng; 《姓氏词典》又音wèi;《中国古今姓氏辞典》音nì,姑兼收以备考。)
【音】 亦音Nèi(86)。【源】 见《姓氏急就篇》(11,25)及《广韵》(11,239)。【望】 平原(17,418)。
罕见姓氏。《汉语大字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引 《集韵》云: “㨅, 姓。”未详其源。 (按: “㨅”,作为姓氏,其音纷然: 《中文大字典》及《姓氏词典》音niáng; 《姓氏词典》又音wèi;《中国古今姓氏辞典》音nì,姑兼收以备考。)
读音:liáng yú晋下军大夫梁余子养之后,本卫人。(见《元和姓纂》)
读音:Jiūmó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晋西域天竺人鸠摩炎,世为国相,生罗什,为僧,入中国。”② 《姓氏考略》据《隋书》注云: “赤土国有鸠摩姓
读音:Xiàng相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夏朝有帝相,其后裔支庶子孙,有以祖名为姓者。二是商王河亶甲原居于相,后留居相地者便以地为姓。相姓发源于河南,望族居于西河郡(今山西、陕西之间)、巴郡(
读音:Érhédān《姓氏词典》 据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载。其注云: “元世祖忽必烈时有万户伯八,姓此氏”。
读音:Shì【综】 春秋时齐有恃乙,管仲诛之(6)。《姓氏词典》引 《元和姓纂》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chǔ qiū【源】①春秋时鲁掌卜大夫楚丘,其后或以为氏(60,62)。②楚丘,春秋时戎地,汉时置巳氏县,隋时改为楚丘县,故城在今山东曹县东南。或以地为氏(60,62)。 【人】楚丘先生,孟尝君
读音:Lèwāi【综】 黎族姓。意思是野薯的孩子,世居海南东方,汉姓为高(216)。
读音:Gāngzhí【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复姓(73,91)。罕见复姓,《新编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A-hēi【源】 彝族姓(375)。
读音:Yǒngjílièsī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收载; 《续通志·氏族略》 译作 “云吉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