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zhǔ

【源】 ①系自姬姓。古有主国,灭于楚,其地为楚大夫食邑,因氏,见《姓考》(17)。②系自嬴姓。战国时赵肃侯之子赵武灵王,自号主父,让国于其子赵惠文王,其后有主父氏,至汉主父偃,始改姓主(6,12,17,60)。③宋初避太宗之讳,改匡姓为主氏(17)。【变】 宋政和年中,禁天下不得称主及君,乃改主姓为康氏(7)。【望】 冯翊(17,418)。【布】 山西汾阳(278)、四川德昌(333)、浙江普陀(297)、诸暨(368)、江苏武进(314)、云南镇雄(331)、山东沂水(332)、新泰(359)、新疆呼图壁(342)、上海嘉定(351)、辽宁(91)、北京、河北等地均有此姓。【人】 主胃,隋时人(15,21)。主问礼,明时山东益都人,洪武己卯举人,任主事(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辛集、景县,辽宁之清原,山东之昌乐,山西之太原、临汾,江西之宜丰,福建之浦城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郑樵注云: “赢姓,即主父氏也。或单言主氏。《姓纂》 云:‘今同州有此姓。’” 战国时赵武灵王号主父,其子孙或以为氏。

三国时有主亢; 随代有主胄; 五代有主禄,团练使; 明代有主问礼,官主事。

猜你喜欢

  • 读音:ōu欧冶子之后,转为区氏,望出渤海。又云,今岭南多此姓。(见《万姓统谱》)▲<汉>区博,王莽时为中郎。<南齐>区金、南海人,琛州刺史。<明>区大任,顺德人,南

  • 读音:yī【源】 ①古有猗国(故城在今山西猗氏南20里),后因以为氏(17,62)。②古有寒国(故城在今山东潍坊东北),初为寒浞之封邑,伯明逐寒浞,为寒国之君,猗姓。寒浞之子浇封于过(故城在今山东掖县

  • 读音:Hǎo【源】 西周古姓(94)。亦见《纂文》(6,11,15,239)及《姓苑》(9)。【变】 或为(7)。【望】 河南(17,418)。【布】 台湾屏东(64,68,261)、

  • 馬海

    读音:Mǎhǎi【综】 彝族姓。属尼祖三基家支,世居四川金阳(375)。山西广灵亦有此姓(391)。

  • 子午

    读音:zǐ wǔ【源】 系自��姓。春秋时楚庄王之子公子午,字子庚,其后以为氏(4,6,7,12)。【人】 子午明,春秋时齐大夫(4,6,7)。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

  • 读音:liǎn姚兴时有将军敛宪、敛岐、并南安人。(见《通志·氏族略》)

  • 呷哈

    读音:Xiāhā【综】 彝族姓。四川凉山地区有此姓(208)。

  • 读音:Xiāng【源】 见《姓苑》(7,9,12,15,17)。【望】齐郡(418)。【布】安徽淮南(362)、广东顺德(363)、台湾台北(68,261)、四川成都(91)、武胜、梓潼、垫江等地均有

  • 读音:Táng/Tarng【源】 见《玉堂字汇》(63)。

  • 沙米

    读音:Shāmǐ《姓氏词典》 引 《明史》 收载,“明有沙米的喜。”未详其源。